‹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 | 浏览: 871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

妈币
34  
宝宝生日
1996-06-05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2013-2-17 13:46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一、胀气时涂清凉油


  前辈说教:
  宝宝的肚子大,一定是胀气所致。有带孩子经验的人都说在宝宝肚脐周围涂抹清凉油,这样就能消除胀气。
  小编解释:
  宝宝肚子大,除了是患有胀气只外,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宝宝在腹肌没有足够实力肩负的情形下,腹部会因此显得较量突出,特殊是宝宝被抱着的时间,腹部会显得突突下垂。此外,宝宝身体前后是呈圆形的,不像大人那样略呈扁平状,这也是让肚子看起来胀鼓鼓的缘故之一。
  第二,消化不良便秘使肠道因粪便群集,促使产气的坏菌增生,或牛奶卵白过敏、乳糖不耐、肠炎等引起消化、吸收不良,易发生大量的气体。
  第三,腹腔内器官肿大或长了肿瘤,如肝脾肿大、肝硬化等,腹腔内的器官和组织都有可能长肿瘤,而肿瘤越长越大就会引起腹胀
  第四,婴幼儿的肠壅闭,严重的完全壅闭,多在出生后不久就会因症状显着而被发现。但如果只是不完全的壅闭,也有可能拖良久后仍被遗漏。例如先天性巨肠症,是由于胚胎发育期肠道神经节由上往下发育不完全而阻止,造成大肠最后无法放松,使得上方正常的大肠胀得很大。症状除了宝宝有显着的腹胀外,通常也会有胎便延迟解出或便秘的征象。

二、宝宝尿液可以治鹅口疮

  前辈说教:
  婆婆说,食欲明显变低,而且脸颊内侧和舌头上都冒出白色豆腐状的颗粒,经确证是患上了鹅口疮。有朋友说可用宝宝尿液涂抹在患部,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小编解释:
  鹅口疮是一种微菌(念珠菌)感染,使用尿液治疗并无科学根据,而且很不卫生。
  新生儿鹅口疮是可以预防的,平时只要注意口腔护理,每次喂奶后再喂几口温开水,可冲去留在口腔内的奶汁,这样霉菌就不会生长了,此外,在每次喂奶前,先将奶头擦干净,双手也要洗干净。新生儿所用食具,应煮沸消毒后才可使用。
  但如果新生儿口腔有鹅口疮,可以用棉花千蘸些制霉菌素溶液(每10毫升冷开水中含20万单位制霉菌素)涂在口腔患处,或用1%龙胆紫涂口腔;或用2-3%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洗口腔;又或者是涂些冰硼散或硼砂甘油,以上药物每天可涂3-4次。
  吃奶后用1%龙胆紫溶液滴于新生儿的舌下,让其舌头活动而转涂到整个口腔。一般每日滴2-3次,同时补充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每日二次,每次各一片,压碎成粉,加水溶解后喂就可以了。
    三、喉咙痛时喝盐水

  前辈说教:
  当喉咙开始有点痛、好象要感冒时,妈妈就要我喝1杯盐水加点醋,似乎确实能减缓感冒的症状。现在我就利索当然把这个方法用在我的孩子身上。
  小编解释:
  喉咙痛多半是因为发炎,补充水分即可获得改善。如果孩子不喜欢喝水,也可用水果汁替代。至于盐水,则一定要将少量的盐溶解于大量的淡水中,否则可能会伤害喉咙。一旦幼儿生病,父母应尽量避免幼儿可能排斥的治疗方式。盐水味道不佳,难以引起饮用兴趣,还可能伤害喉咙。建议改用热茶或大量开水,也能达到减低疼痛的功效。

四、半夜哭醒要收惊

  前辈说教:
  宝宝平时睡眠都挺好的,只是近来半夜经常啼哭,怎么哄都不行。婆婆说孩子在外面受到了惊吓,一定要收惊才能改善。
  小编解释:
  收惊的说法很迷信,只有老一辈的人才会认为宝宝半夜哭醒是撞到了邪恶的东西。但其实睡中啼哭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主要见于小婴儿,多数在睡着2-3小时后就哭起来,哭时两眼紧闭,泪流满面,面色多无改变,给吃不张口,哭闹短则十几分钟,长则半小时以上,有的孩子几乎每天夜间都哭,白天却玩耍如常。
  夜间哭闹时,家长有时将其急送医院,孩子到医院后眼睛睁开了,对周围环境发生兴趣,不哭了,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有的孩子哭了一阵躺下又睡着了,有的打几下屁股,醒了也就不哭了。这种情况往往让全家人不知所措,这个抱不行,那个抱也不行,全家人不知该怎么办。
  一般睡中啼哭的原因有很多,每个孩子的原因也是不同,但常见的原因有下面几个方面:
  1、做噩梦;
  2、室温太高或被窝太热,口渴想喝水;
  3、憋尿或大便前腹痛;
  4、肠痉挛引起的腹痛;
  5、下半夜哭闹可能由于皖虫引起肛门周围或会阴部瘙痒;
  6、晚上未吃饭。因饥饿引起哭闹;
  7、熟睡刚醒,因周围一片漆黑而害伯。

路路妹

大 本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妈币
25737  
宝宝生日
2012-03-09 
积分
9194 

潮宝妹妹 金狮奖

这个很多农村老年人有这些想法,没有科学依据还要说什么是经验,完全是无稽之谈。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没有医学的民间宝宝偏方别乱用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