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2487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圆圆

二年级

Rank: 6Rank: 6

妈币
1043  
宝宝生日
2014-12-30 
积分
276 
楼主
发表于 2012-4-21 08:45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语言敏感期(0-6岁)
         感官敏感期(0-6岁)
         动作敏感期(0-6岁)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敏感期也称之为关键期,就是人类某种行为、技能技巧以及认知能力的掌握,有一个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的诗句,这一时期,孩子对一定的物体或练习活动表现高度的积极性和兴趣,反复操作,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这一时期我们称之为关键期。如果在这一时期给予关注和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刺激,就会产生好的效果,但是这个时期很短暂,一经消退就不会再来。
0-6岁是儿童动作发展的敏感期,其中1-2岁是行走的敏感期。如果儿童处在适当的环境中吗,自己便可以在无意识中悠然自在的掌握某种能力。这个阶段的儿童热衷于走路,也可以练习其它更复杂的技能。儿童发展这种能力要靠自己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如果成人不了解儿童行走的敏感期,不能理解儿童的内在需要,处于某种原因不能支持儿童的行为,那儿童就要挣脱父母的怀抱,甚至不惜用哭闹来赢得走路的权力。因此成人要仔细地观察儿童,根据儿童需要,给予适当的协助。让儿童练习走路,往前走、后退、侧身走,在各种不同质地不同的路面上行走,以帮助儿童掌握这一重要的技能,当然,更要创造一个“无障碍”的环境。
所有儿童的动作、行动,都与正在进行的智能活动密不可分,而且在发展动作与智能的同时,也成长了儿童的精神生命。所以,没有健康的动作,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心智。
感官敏感期
感官的重要作用
           0-6岁的孩子处在各种感觉的敏感期,在这一时期如果不进行充分的感觉活动,长大后不仅很难弥补,而且还会使其整个精神发展受到损伤。感官是心灵的窗户,感官对智力发展具有头等重要性,感觉训练与智力培养密切相关。
感知是宝宝所有认知活动的开端,人们接受信息就是靠感知觉来进行的。感知觉是记忆、思维、想象等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也就是说感知能力发展得越充分,记忆储存的知识经验就越丰富,思维和想象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也就越大。因此,从孩子出生之日起,父母就应该通过多种手段促进宝宝各方面感知觉的发展,积极引导宝宝通过感知觉认识和探索周围的世界。
味觉敏感期,嘴巴对这时的宝宝来说,是帮助其探索了解这个陌生世界的重要工具。当宝宝发现自己又抓握能力以后,能抓到的所有物品都会被宝宝的嘴巴尝一尝。
提醒:度过味觉敏感期是孩子了解外在和构建自我的过程。
     孩子首先用口来感知世界,但是,婴儿用嘴来品尝味道和用口来认识世界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她是用口认识自身之外的各种事物,包括自己的手和脚。孩子最初通过味觉认识世界。
视觉发展关键期
从出生到4岁时宝宝视觉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宝宝对物体颜色和形状非常感兴趣,是宝宝感性认识世界的开始。
提醒:妈妈要让孩子更多地去观察和体验
训练方法:

1,在宝宝周围放置一些五颜六色的玩具,并时常移动玩具刺激宝宝的视觉
2,带宝宝到户外欣赏大自然的花草树木,以扩大她的视野
3,在墙上贴上一些话,指给他看,并告诉宝宝画的内容和名称
听觉发展关键期
     宝宝出生一周后,就能辩别给他喂奶的声音。4周就具有对不同发音的辨别力。对声音的敏感,是语言发展的准备,是语言发生的基础。如果胎教做得很好,那宝宝可以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听出爸爸妈妈的声音,甚至能准确地判断出妈妈的脚步声、开门声,熟悉的声音会让宝宝感觉十分安全。
提醒:不要打扰孩子“听”外面的世界
不要以成人的想法去揣测孩子听觉感受
      成人认为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的东西,像外部鲜艳的色彩和震耳的声音,往往会被宝宝忽视。宝宝之所以没有被成人提供的东西吸引,那是因为他们看见或听见了其它更有意思的东西、这些事物很多时候,成人是注意不到。
训练方法:
           1,   经常带宝宝出去多听户外聆听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声音,如狗叫声、喇叭声、门铃声等,并向宝宝一一解释。

模仿动物叫声,鼓励宝宝模仿。

利用游戏的计划,让宝宝辨别从不同方向传来的声音。
动作发展关键期
动脚丫,拍手,爬行……这些动作发展的关键期在2岁以前。只要有合适的条件和合理的外界刺激,宝宝的动作就能很顺利的发展。
训练方法:1,满月起,用手推着宝宝的脚丫,训练他爬行。
2,宝宝3个月时,在他的小床上空悬挂一些玩具,使宝宝双手能够抓到,锻炼他的手眼协调功能。

在宝宝6-7个月时多创造爬的机会,如让宝宝俯卧着,放一两件玩具在他前方,吸引他向前爬,尝试着去抓取玩具,以促进他动作的发育。
口语发展关键期
1岁开始,宝宝在声音发展积累和长期注意大人说话的声音、嘴型后,开始模仿大人的声音和动作。3岁前是儿童口语发展的关键期。
在语言发育的第一期(12-18月)医学上称之为回音期。因为这时幼儿的说话方式主要以模仿为主。如:你多大?孩子也会重复:你多大。这个时期家长应该让幼儿多听、反复听故事,好让幼儿建立自己的词汇库。
在语言发育的第二期(18-24月)又称称呼期。这个时期的幼儿知道物品各有名称,会把名称和相应的物品联系在一起。家长可以告知幼儿物品名称,然后提问:“这是什么?”此一问一答来锻炼孩子的词汇量。此外幼儿会简单描述自己意愿,当他想要奶瓶喝水或喝奶时会说:“奶瓶!”意思是给我奶瓶喂我喝水。家长引导幼儿:“给我奶瓶我要喝水(喝奶)。”一旦幼儿能够多说出一个字或词,及时给予鼓励,帮助幼儿建立说话的兴趣和信心。
训练方法:1,引导宝宝注意大人说话的声音、嘴型,开始模仿大人的声音和动作。这时主要是训练宝宝的发音,尽可能使他发音准确,对一些含糊不清的语言要耐心纠正。
2,引导宝宝把语言与具体的事物、具体的人联系起来,经过反复训练,宝宝就能初步了解语言的含义。
3,利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物向宝宝提问,如散步时问树叶是什么颜色,并要求宝宝回答,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宝宝的触觉敏感期
自从宝宝知道自己的小手有很大的能力后,他们就一发不可收拾地开始用手摸索了解世界的过程,尽管有时会受到爸爸妈妈的阻拦,但其还是执着的坚持着。
提醒:父母应该为孩子的触觉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当触觉敏感期到来的时候,孩子们非常喜欢触碰物体,他们几乎是见圆的就拧,见方的就按,见线就拽,见孔就插。喜欢把东西打开,然后又关上,不厌其烦的反复进行相同的动作。这个时期,为了向大人显示自己的力量,孩子经常会破坏东西,只要没有危险就可以。
触觉的发展代表幼儿的自我进入外部世界之中
当孩子第一次有意识的向外界物体伸出他的手时,他对世界的探索就开始了。幼儿会朝着自己看到的所有物体伸出小手。这个动作代表幼儿的自我进入外部世界之中,这正是触觉的感受,幼儿才能发展自我,发展自己的心灵。
秩序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是指幼儿对秩序极端敏感的一个非常重要和神秘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幼儿对事物的秩序有强烈的需求,并逐步获得和发展起对物体摆放的空间或生活起居习惯的时间顺序的适应性,即秩序感。
按照蒙台梭利的观点,儿童具有两重秩序感,内部秩序感和外部的秩序感。内部的秩序感使儿童意识到自己身体的不同部分和它们的相对位置;外部秩序感则指向幼儿对外部世界存在的规律和关系的感知与理解。秩序感的表现形态有安全感、归属感、时空感、格局感、规则意识等。
幼儿在秩序敏感期的表现

1-3岁的幼儿由向内的秩序感逐渐转向向外的秩序感,有强烈的追求外在事物秩序化的欲望,对物品摆设的位置、动作发生的顺序、人物的呈现、物品的所有权等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如若遭到挑战就会感到不安、焦虑,甚至会表现出极端的激烈反应。由于幼儿在这一时期的难以变通甚至不可理喻,也可称之为执拗敏感期。
1-2岁:这时期的语言特色是说单字句,能用手势、表情辅助语言来表达需要;会学小羊“咩咩”叫,还喜欢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如何帮助宝宝:爸爸妈妈要满足宝宝的好奇心,多和他交流,和他做一些语言游戏,比如:向宝宝提问卡片上图画的名字是什么。
语言的准备期:又称语言的预备阶段(1-3岁幼儿前期)
语言发育第一期:单词句阶段:从孩子出生第12个月到18个月之间。这个时期的幼儿往往会用一个简单的词汇代替和表达完整句子说包含的意义。会用手势、表情等辅助表达自己的意愿。
语言发育第二期:多词句阶段:从18个月到第24个月之间。由于这个时期的幼儿对周围的环境事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认识,孩子是词汇量迅速增加。孩子运用两个或者三个不相关联的简单词汇代表表达完整句子的意思。外外,车车,意思是说:推小车去外面。
语言发育第三期:简单句阶段:24个月到36个月之间。这个期间的孩子词汇量明显增多,会运用逻辑性教强,含有主语谓语的简单句子。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1-2岁宝宝敏感期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