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 | 浏览: 575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曈宝妈

贵宾VIP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52037  
宝宝生日
 
积分
14469 

摄影达人 潮宝妹妹 败家达人 带球好手 地道好吃狗 魅力大使 勤劳的小蜜蜂 荣誉骑士 特殊贡献 玩乐潮人 我爱我车 教育达人 终身成就 最佳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2-1-5 09:13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昨日是今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也是我市实施“朝九晚六”的第一天。记者实地探访我市各大道路及交通节点发现,早高峰期间,主城许多道路出现交通拥堵,而在晚高峰时段,错峰“消肿”的效果较为明显,部分老堵点没有出现长时间堵车。

为进一步推进“畅通主城行动计划”的实施,我市从昨日开始实行机关和事业单位(学校除外)“朝九晚六”的作息制,上班时间依然是9点,下班时间延长到18点,错开学生放学高峰期。

曈宝妈

贵宾VIP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52037  
宝宝生日
 
积分
14469 

摄影达人 潮宝妹妹 败家达人 带球好手 地道好吃狗 魅力大使 勤劳的小蜜蜂 荣誉骑士 特殊贡献 玩乐潮人 我爱我车 教育达人 终身成就 最佳版主

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相关人士说,他们正密切关注“朝九晚六”错峰出行的实施效果。不过要对这项交通调节措施进行评价还为时尚早,需要未来两三个月的运行和不断完善,逐渐让早晚高峰的交通流量趋于平稳。
曈宝妈

贵宾VIP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52037  
宝宝生日
 
积分
14469 

摄影达人 潮宝妹妹 败家达人 带球好手 地道好吃狗 魅力大使 勤劳的小蜜蜂 荣誉骑士 特殊贡献 玩乐潮人 我爱我车 教育达人 终身成就 最佳版主

昨日上午8点—9点,记者在渝中区上清寺、大溪沟、临江门,沙坪坝汉渝路、三峡广场,江北观音桥商圈观察发现,1个小时内,早高峰出行车辆陡增,公交车发班密集,送小孩上学的自驾车更是排成长龙,在中兴路、嘉陵路、汉渝路等道路上相继发生车辆擦挂,加上天空飘着零星小雨,道路较往常还要拥堵。
昨日17点半,记者又来到早高峰到过的这些路段,晚高峰的拥堵状况不太明显。直到18点以后,道路上的车辆才开始迅速增加,不过均没有出现早高峰那样的长时间拥堵。被网友称为主城“拥堵晴雨表”的石门大桥,双向交通昨晚没有出现长时间的排队现象,车辆过桥平均3—4分钟,以前18点驾车或者乘公交车过桥,一般要10分钟。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机关事业单位朝九晚六实施 晚高峰"消肿"明显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