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3-1-20
- 帖子
- 469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576
- 精华
- 0
- UID
- 9211818
  
- 妈币
- 1684
- 宝宝生日
- 2009-02-10
- 积分
- 576
|
如何让宝宝轻入厕的办法!
学会入厕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一座里程碑,从后知后觉的排尿到警惕身体内部的变化,报告尿意,然后进厕所、脱裤子、坐马桶,最后排泄。将一次如厕过程分成若干步,就会发现宝宝不仅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排泄系统,还要掌握反应速度,更需要一定的自控力与忍耐力。这些能力的获得既需要排泄系统的成熟,也需要宝宝不断地学习,更需要我们家长的耐心和引导。
结合重庆爱娃娃早教中心半日班里,出现过的各种现象及实施方法在这里与各位家长朋友们分享。
入厕难题一:不会脱裤子
阳阳外婆是个急性子,老是嫌宝宝做事拖拖拉拉,经常怀着与其等待还不如帮他做了的想法,利索地包办宝宝生活中的大小事务,包括入厕时的脱裤子。这种做法看似省事,却为宝宝今后的生活带来了麻烦,这些小事会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入厕难、起床难、交往难等等,甚至影响到宝宝的心理健康。
应对策略:
●穿结构简单的衣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化的不断加剧,现在宝宝的衣服款式多样,而结构简单、容易穿脱的款式是最适合正在学习入厕的宝宝穿的。其中,带松紧的裤装最受宝宝的欢迎。一方面,这些衣服可以让宝宝轻松掌握独立穿脱裤子的技巧,使他们感到这并不是难事,进而产生独立做事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在入厕中,简单易脱的裤子对宝宝动作较慢来说,相差一点时间就可能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也会让宝宝心理上产生完全不同的感觉。
●让宝宝独立穿衣服
穿脱衣服是培养宝宝独立生活能力的重要内容,父母要告诉宝宝如何穿、脱衣服,并耐心等待。在宝宝的学习过程中,大人偶尔可以帮忙,但不要次次包办。
入厕难题二:“忘记”上厕所
辰辰其实在2岁半就知道要到卫生间大小便了,但他的表现总是时好时坏,他常常因为贪玩而尿湿了裤子,为此没少挨妈妈的巴掌,没过多久他就又会重蹈覆辙。其实对宝宝而言,获得某项新技能大多需要经过几次反复才能稳定下来,操之过急只能适得其反。
应对策略:
●多一点耐心和宽容
入厕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意外都可能导致宝宝反反复复的表现。因此父母需要分析宝宝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而不是着急教训宝宝。教训宝宝很可能使宝宝因恐惧而更难入厕,并在心理上形成自己不能干、总是做不好的阴影,在入厕训练和宝宝心灵健康发展中制造障碍。
●及时提醒宝宝入厕
爱玩是宝宝的天性,好奇心的驱使会使他们忘记身体的感觉,常常是发觉自己要尿的时候已经尿了或者想憋也憋不住。父母可适时地提醒宝宝入厕(一般刚开始学习入厕习惯时,大人可间隔15-30分钟带上厕所一次,不断进行行为的训练逐步养成习惯)。宝宝一般在憋尿时会表现为脸红、夹着双腿,父母可根据宝宝的表现以及时间间隔提醒宝宝及时入厕。
入厕难题三:换个环境不能轻松入厕
萱萱是个认厕所的宝宝,在家时已经学会了自己上厕所,可刚到了爱娃娃早教中心上半日班时却总是尿裤子,不是嫌脏就是找借口说自己不想尿了。其实,在熟悉的环境中,宝宝的状态是最放松、自在的。在陌生的环境中,尤其当自己所依恋的爸妈不在时,宝宝难免会紧张,无所适从。新环境中的任何一个小原因都可能导致宝宝入厕“失调”。
应对策略:
●鼓励、耐心等待
对新环境的适应需要一段时间,因此父母一定要静心等待,除了给宝宝必要的帮助外,尽量避免不断地询问宝宝,“你今天在学校里尿尿了吗?”“你今天有没有憋尿?”等类似的问法可能会强化宝宝的焦虑心理,让宝宝很没有“面子”,所以我们应给宝宝一些时间克服暂时的困难,将宝宝入厕真正当做一件平常事来看待。
●了解宝宝的想法
父母首先要知道宝宝排斥新环境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盲目的说教和忽视宝宝的真实想法只能让尿裤子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如有的宝宝嫌厕所不如家里干净,父母可以耐心解释,告诉他学校的老师经常打扫厕所,是干净卫生的。同时将情况告诉老师,在老师的鼓励与帮助下,相信宝宝很快能适应新环境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