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 北京 天津 上海 深圳 重庆 西安 济南 青岛 郑州
高 一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攀升,中国明年将正式跨入汽车社会。12月3日,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和奔驰公司联合发布《中国汽车社会发展报告》首份年度报告,称明年中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将达到8650万辆,每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将达20辆,这也是世界公认的汽车社会门槛。
返回顶部
初 二
一年级
二年级
幼中班
《中国汽车社会发展报告2011》主编、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俊秀表示,中国未来汽车社会的理想类型应该是汽车规模适度,拥有率要受城市容量约束;增长速度不能太快,不以破坏生存环境为代价;汽车依赖程度要较低,城市日常出行应该是以公共交通为主。
专家观点
中国汽车社会应该什么样?
人们心目中的理想汽车社会是美国模式,有很高的汽车规模,公路网发达道路通畅,汽车和燃油价格都很低,汽车文明程度很高。但中国未来的汽车社会显然无法发展到这种类型。
而无车家庭中有51%会因为目前的高油价而推迟购买汽车,13%的家庭会因此放弃购车,仍将按原计划购车的家庭比重为36%。虽然拥有私车的成本高昂,但消费者对汽车租赁模式的接受程度还很低。调查中,有31%的无车家庭表示,可能会因为购车、停车成本高而采用租车方式,但表示肯定会选择租车的只有1%,可能不会租车的比重达到48%。
油价显然是影响消费者使用汽车的重要因素。调查中要求受访车主选择油价涨到多少时会减少汽车使用,绝大部分人表示,油价涨到每升10元时会减少汽车使用,如果涨到15元会基本不开车。另外,多数车主表示,当停车费涨到每小时15元至20元时,也将不再使用汽车。
上述因素也起到了抑制家庭私车出行的作用。被调查者中,有36%因为路况差而稍微减少了驾车出行;3%的人因此减少了很多驾车出行;但61%的人还是不受影响。
道路拥堵最令车主痛苦
在汽车使用过程中,消费者感受最痛苦的事情依次是道路拥堵、油价高、停车收费高和停车难,选择比例分别达到33.1%、32.7%、8.3%和8%。
总体看,中国家庭汽车购买和使用成本很高。按车价平均为1.5倍家庭年收入、10年折旧,再加上每年近30%家庭年收入的养车成本,综合算来每年汽车消费占到家庭年收入的40%以上,远远超过西方发达国家,因此汽车消费还属于奢侈消费。
受访者的养车成本约为家庭年收入的29%。其中武汉养车负担最重,为家庭年收入的58%,北京约为22%,上海21%,养车成本最低的沈阳,约为家庭年收入的19%。
其中武汉购车负担最重,平均花费18.65万元,相当于当地家庭平均年收入2.1倍;上海次之,购车平均花费21.2万元,相当于当地家庭平均年收入的1.71倍;北京平均购车花费16.35万元,相当于家庭年收入1.21倍。
北京平均购车花费逾16万元
在中国买车养车负担有多高?报告课题组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沈阳、西安七大城市展开的问卷调查显示,家庭购买汽车的平均费用为15.45万元,相当于家庭平均年收入的1.49倍。
发表回复
指尖上的城市生活
给生活加点料
就是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