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8 | 浏览: 605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4

妈币
349  
宝宝生日
2010-01-27 
积分
123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0 09:18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在华投资企业无论是谁触犯了中国法规,都要受到查处、惩罚,此乃天经地义,这并非买卖商品可以讨价还价、挑挑拣拣,也不是幼儿犯错可以网开一面、不予追究。然而,这样一个简单道理却被常以道义自居的美英等西方国家一些主流媒体歪曲践踏了。

大 专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币
7310  
宝宝生日
2009-01-15 
积分
5890 
不过,我们重庆市政府偏袒永辉,重百还有新世纪,也是不争的事实

大 专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币
7310  
宝宝生日
2009-01-15 
积分
5890 
天,哪个超市能把标签贴错长达20个月?这种说法都怕是说不过去哟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4490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2894 
支持查封沃尔玛。国家给外资企业优惠已经够多了,他们还要这样乱搞,查是应该的!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妈币
23737  
宝宝生日
2008-07-10 
积分
46353 
其实我也支持外媒的.
至少永辉,新世纪不比W2M好,这是事实.
它们没被查也是事实.

Rank: 4

妈币
349  
宝宝生日
2010-01-27 
积分
123 
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也遥相呼应:“对于该公司(沃尔玛)和其他许多在华外商投资企业来说,监管环境几乎从未像现在这样恶劣。”

Rank: 4

妈币
349  
宝宝生日
2010-01-27 
积分
123 
美国《华尔街日报》则在其系列报道中,充斥着这样的主观色彩表述“威权主义的中国”,“变化无常的监管者”,“中国欺负沃尔玛”,“沃尔玛在棍棒下卑躬屈膝”,“沃尔玛在中国面临法律及政治障碍和风险”等。其报道称,在中国政府领导人希望抚平民众对食品安全的愤怒之际,外国公司可轻而易举地成为众矢之的,处罚沃尔玛是“杀鸡给猴看”。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还以沃尔玛受罚事件为新由头,东拉西扯,扩大指责中国的政府采购规定、自主创新政策,以及窃取知识产权、非法提供补贴等它所认为的中国恶化投资环境、歧视外资企业的行为。并威胁道:“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了涉及人民币汇率操纵的法案。这项法案如果在众议院获得通过,将可能引发中美贸易战。这至少来说是一种挑衅。不过,对于那些厌倦了观看在中国很多城市像重庆这样‘欺负’外国公司的人,或许这已经不重要了。”

Rank: 4

妈币
349  
宝宝生日
2010-01-27 
积分
123 
 美国《纽约时报》在最近的一篇中起笔便将重庆市定义为“带有极端民族主义偏见的中国西南部城市”,并在下文进一步写道:经济民族主义,即评论家所谓的“近似仇视外国人的行为”……在内地最大城市重庆最为突出。
  《纽约时报》的报道全然无视这是一起长期的、故意的欺诈牟利违法行为。它轻描淡写地称这次事件为“labelingdispute”(标签争议),称冒牌绿色猪肉为“mislabelingpork”(贴错标签的猪肉),并用讽刺的口吻写道,猪肉虽不“绿色”,但至少没毒,而中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中国政府却总抓着“小事”不放。

Rank: 4

妈币
349  
宝宝生日
2010-01-27 
积分
123 
 美国零售业巨头沃尔玛的12家重庆门店,将普通猪肉贴上“绿色食品”标签出售给消费者至少长达20个月,更甚者,其在接受执法部门调查时态度却极度傲慢、排斥合作。日前,重庆市依法作出惩罚决定,没收违法所得、处以5倍罚款,责令停业整顿15天,并逮捕、拘留涉案人员。
  然而,这起沃尔玛违法受罚事件却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美英等西方国家一些主流媒体不仅不谴责欺诈牟利者,不同情权益受损者,反而戴上“政治有色眼镜”一哄而上,强词夺理、借题发挥,将施害者描绘成受害者,并大肆对中国进行诬蔑攻击。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外媒偏袒沃尔玛欺诈 称重庆怀极端民族主义偏见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