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7-12-12
- 帖子
- 2463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14517
- 精华
- 0
- UID
- 564911
    
- 妈币
- 13191
- 宝宝生日
- 2002-10-08
- 积分
- 14517
|
http://cq.qq.com/a/20081231/000059.htm
12月25日,本报新闻故事年终巨献《走近大巴山“高山部落”》推出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许多读者在捐款捐物之余,希望知道更多关于“高山部落”的情况,以及记者采访他们的情形。
很难用几个词或几句话来形容此次采访的感受,事过一月,那个与文明隔得太远的“高山部落”影子仍不时出现在脑海中。
【艰难】
记者为村民买了一大背菜油等日用品,出钱都没人愿背上山。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们从事新闻工作以来最艰难的一次采访。
到少女妈妈王可见所在的金竹坪,要走近4个小时山路,有些地方,根本就没有路。受城口县咸宜乡政府委托,为我们带路的村干部都记不清有多久没上过山了,甚至连路都带错了。“今天倒霉,接到这差事。”村干部边走边自言自语,并通知王可见的公爹陈显云下山,好将我们尽快“交接”。
天上下着小雨,我们穿着临时买的雨衣和雨靴,拄着棍子行进在泥泞的山道上,多次摔倒。走到海拔1200米的半山腰时,女记者张一叶已是面色发青,呼吸困难。为了赶在天黑之前到达目的地,我们只敢稍作休息又强打精神前行。
在上白岩,记者为村民买了一大背菜油、猪肉、糖、酒等日用品,却因路太难走,出钱都没人愿背上山。最后,村干部说尽好话,一山下的村民才勉强接下,力钱50元。
【感动】
凌晨2时许,我们又听到鸡的惨叫——他们又背着杀了只鸡!
11月14日下午4时,我们到达东安乡黄金村上白岩游久明家,这也是我们要住宿的地方。到了游家,我们才发现,游久明的妻子谢祖碧前一天手臂骨折无法劳动,但厨房里,仍有一个身影在忙碌——游久明提前将山下的大姐请上山帮忙做饭,他们杀了一只连过年都舍不得杀的鸡,煮了一大锅连过年都舍不得吃的大米,“我们这里从没来过县级以上的干部,你们是贵客。”
下午4时,吃过午饭,游大姐就下山回家喂猪了,但深夜11时,她又摸黑上山了:“我来给你们做晚饭。”这是游家当天吃的第3顿饭——平常,他们都只吃两顿,从未想过要宵夜。
我们含着热泪吃下那顿宵夜,游久明又开始杀鸡第二天吃,被我们阻止了。
深夜,我们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床上的毯子、棉被是游久明向3家邻居分别借来的。凌晨2时许,我们又听到鸡的叫声——他们又背着我们杀了只鸡!
【心酸】
少女妈妈连数字都不认识,在电话中报的账号是错误的……
“这奶粉怎么吃?”在少女妈妈王可见家里,当看到记者为孩子买去的奶粉时,她一脸迷茫。
看着眼前一大堆我们买去的东西,王可见张大嘴半天合不拢——这些东西她从来只敢看不敢买,有的甚至见都没见过。当我们将200元钱交到她手中时,她反复说:“200块!这么多啊。”
采访中,我们发现王可见的女儿一直流鼻涕,便决定下山后给她买点感冒药,却犯难了——医生说要买好几种,但王可见一家都不识字,不知道药该怎么吃。
这组报道见报后,很多热心读者要为王可见捐款,我们让她下山到邮政储蓄所开了个账户。可没多久便有读者打电话说账号不对,我们只好向储蓄所核实,发现账号果真有问题——原来,王可见连数字都不认识,在电话中向我们报的账号是错误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