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01 | 浏览: 17712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1554  
宝宝生日
2004-12-02 
积分
2849 
楼主
发表于 2010-3-28 17:24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最近看到坛子里的美妈们发出来的话题越来越高级了,俺也就再抛个烂砖头,希望引出更多的玉来哈!

社交,对于一个生活在集体中的人来说非常重要。蒙氏理论里关于环境六要素中,有一项是:社会性生活的发展。蒙特梭利女士强调混龄意义就在于此。这也是为我们的孩子在成年以后,能适应社会独立生活做准备。

混龄,年龄大小的宝宝都在一起生活。(一般是2-6岁)

这是一个属于孩子的小社会,孩子们可以在此充分感受社会氛围,体验团队精神,并有机会展示自已。为了让孩子学习到社交技能,就并须让他们真实的去体验,所以蒙氏老师必须保证为孩子们提供和维护这么一个原汁原味的社会环境。

相信每一个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适应集体生活,在集体中表现得自信,活跃 ,受人欢迎。但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又会经常发生各种矛盾,比如抢人玩具,被人抢玩具,打人,被打,交不到朋友,不愿交朋友等。。

我的砖来了哈,因为昨天看到有美妈提出这类问题,所以想起了这个很特别的例子与大家分享一下::

上上周,参加了一个敏感期讲座,有一个妈妈对她的孩子不愿与人分享玩具非常之头疼。她的孩子“自私”到什么程度:买回来的玩具,或别人送的,连包装都不会拆掉,可以原封不动一直放在家里好几个月。如果妈妈告诉她,某某会带孩子来家玩,她会说“不要让他(指某某的孩子)来家玩,他会抢我的玩具。”,并且还说:“妈妈,你的朋友你做主,我的朋友我做主。”妈妈只好作罢,不敢请别人来玩了,以免遭成尴尬。这个妈妈并非有强迫孩子去分享玩具的做法,但她内心的确希望孩子是一个开朗大方的人,而不是自私的人。而且孩子以前也很愿意和别人一起玩她的玩具,所以她非常困惑。

那么,你们觉得,是什么原因使一个原本“大方”的孩子,变成现在的“自私”孩子。如果是你们遇到类似的问题,会如何来解决呢?

女儿让我给她洗头,我晚点再来哈。希望能与姐妹们擦出智慧的火花,帮助一下这位妈妈。

[ 本帖最后由 乐果 于 2010-4-9 19:46 编辑 ]

Rank: 4

妈币
664  
宝宝生日
1997-11-17 
积分
189 
幸好我儿子不是这样的。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1554  
宝宝生日
2004-12-02 
积分
2849 
原帖由 12山山妈 于 2010-4-14 22:26 发表


谢谢,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当别的孩子来抢的时候,我应该阻止(语言或者行动),而不是单纯指望儿子自己会保护自己。当有大人教唆的时候,我应该批评她们(一般是保姆或者奶奶辈的,不能指望她们道歉),让儿子知 ...


抱抱!

批评容易引起吵架,而且也轮不到我们去批评呢,呵呵,他们改不改错,我们不管,我们需要做的是,维护孩子的正当权益。当她以后走进社会,遇到麻烦时,她就会知道如何去维权。你可以这样说:抢东西是粗野的行为,你需要跟孩子道歉。如果对方做了,你要说:谢谢你!对方不愿道歉,也很正常,因为现在很多人没有学会正视自己的错误。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孩子说:那个孩子他不是故意的,因为大人这么教他所以才养成了坏习惯,我们原凉他吧。如果对方骂你,你可以接着说:骂人是粗野的行为,也解决不了问题,你不要教坏了孩子。这样既优雅也不失面子。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妈币
521  
宝宝生日
2004-07-12 
积分
1284 
原帖由 乐果 于 2010-4-9 19:13 发表
还说打人:

举个例哈。我12和她一个同学几乎天天一起上学,在学校也是要好的朋友,有吃的也愿意互相分享。她们经常一起滑一个滑梯,就因为这个滑梯,2姐妹闹矛盾了。
首先做个自我反省,他们的起因因为我的一句 ...

赞一个

顺便再显摆下:我很久没解决过这种事了,都让临临自己去处理

Rank: 12Rank: 12Rank: 12

妈币
472  
宝宝生日
2008-03-01 
积分
899 
原帖由 乐果 于 2010-4-14 00:43 发表
[


我对孩子一般很客气,会笑呵呵的对他们说:不可以抢(打人)哦,你可以先和某某商量一下(有话好好说)。
对教唆孩子的大人,我一般就没好态度了,会直接要求道歉。其实他道不道无所谓,我是做给我孩子看的, ...


谢谢,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当别的孩子来抢的时候,我应该阻止(语言或者行动),而不是单纯指望儿子自己会保护自己。当有大人教唆的时候,我应该批评她们(一般是保姆或者奶奶辈的,不能指望她们道歉),让儿子知道妈妈在支持他保护他。
事实上,我也遇见过这样的情形,大孩子直接拿走儿子的东西,说给我玩一会。我会牵着儿子的手,去要回来或者拿回来。

我母亲曾告诉我,在我很小的时候,被小伙伴拿锅铲打,我不知道还手。妈妈说的时候是恨铁不成钢的口气。所以,我觉得真是家庭的烙印,代代相传。我在单位上,就是用与事无争来保护自己的。希望我可以改正一些。
感谢这里的妈妈的帮助。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1554  
宝宝生日
2004-12-02 
积分
2849 
原帖由 love甜儿 于 2010-4-14 12:18 发表

我觉得亲爱有点字眼了哈


其实,我要表达式这个意思

比如孩子抢玩具,三岁以下的孩子

他是不知道跟别人交流了在允许了才拿别人的玩具

所以,我觉得应该这样说:姐姐,请你把玩具给我玩一下好吗?
而 ...


我对孩子一般很客气,会笑呵呵的对他们说:不可以抢(打人)哦,你可以先和某某商量一下(有话好好说)。

红字部份,我不是说的和你一样吗,呵呵~

其实我认为,连“你不可以。。。”听起来都茫然的孩子,红字的话听起来也同样会茫然。对于一个攻击性孩子来说,他听不懂这些,我想这应该不属于年龄问题,而是心智问题了,这个是属于另外的领域了。

我在这里只是针对暴利行为,无论3岁前后,“不可以”和“可以”对孩子来说就是非常清楚的界线,手都举起来马上就要开抢了,要想使他立刻停手的话,如果不使用语言,那就只能使用动作了,比如像大李那样,直接把池亦洋的棍子夺走。总之,需要制止住他的粗野行为,还有可能需要对他进行情绪安抚以后,再告诉他如何去做才有效果。

0-6岁的孩子都具有吸收性心智,3岁以内还是无意识吸收,我反而觉得对3岁以内的孩子这样做更有效果。
3岁以上的孩子,反而不用告诉他们如何去做,如果是正常儿童,只需要对他们说:打人(抢)是粗野的行为,或你这样做他会很难受。之后,孩子就会停止伤害行为了。

比如,我女儿爱花儿,常对花朵留连忘返,当她蠢蠢欲动时,我会适当的提醒她:植物和你一样是有生命的。她一般就是轻轻的抚摸抚摸,观察观察就自动离开了,或者会去捡落到地上的花儿。

[ 本帖最后由 乐果 于 2010-4-14 20:41 编辑 ]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币
4472  
宝宝生日
2008-07-07 
积分
12190 
学习了。喜欢看美妈们的育儿经~~~~~~~~~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15785  
宝宝生日
2005-09-13 
积分
23647 

Medal No.1

原帖由 乐果 于 2010-4-14 12:03 发表


理论上是这样说的。但我在深入实践以后,觉得对于“暴力事件”应该从小就建立好界线,正因为孩子对“不”都是非常敏感的,所以,在我看来,“你不可以打人”和“你可以不打人”,我认为前者的慨念更清晰,也更有 ...

我觉得亲爱有点字眼了哈


其实,我要表达式这个意思

比如孩子抢玩具,三岁以下的孩子

他是不知道跟别人交流了在允许了才拿别人的玩具

所以,我觉得应该这样说:姐姐,请你把玩具给我玩一下好吗?
而不是:你不可以强姐姐的玩具,
也不是:我可以不强姐姐的玩具

天时间紧张,我改天再讨论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1554  
宝宝生日
2004-12-02 
积分
2849 
原帖由 love甜儿 于 2010-4-14 10:42 发表


对于乐果的这句话发表一哈俺的看法哈

我觉得你这句话对三岁以上的孩子,是很管用的。

但是对三岁以下的孩子,就会让孩子茫然。

三岁以下的孩子,我们大人应该告诉他,你该怎么做,而不能告诉他你不能做什么。你跟他说不能做什么的时候,为什么下一次他还要那样做?因为他不知道他该怎么做,因为你没有教他怎么做

而三岁以上的孩子,有这方面的能力以后,你就可以告诉他:你不可做什么。
对他而言,你不可以是一个严肃的话题了,你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人了。

所以很做处理方式都要分三岁以下和三岁以上,当然,也有个体差异,界限模糊的可能哈 ...


理论上是这样说的。但我在深入实践以后,觉得对于“暴力事件”应该从小就建立好界线,正因为孩子对“不”都是非常敏感的,所以,在我看来,“你不可以打人”和“你可以不打人”,我认为前者的慨念更清晰,也更有力量,能有效制止住暴力事件,因为毕竟这样做容易伤害别人,这不等同于一般的“破坏性”行为。当然,说“停”也可以,不管怎么样,对孩子,即使我们说不,也要温柔而严肃,还要把“不可以”的理由简单而清楚的告诉孩子。

另外,对于危险型的动作,也可以用“不”来表示。有次我在一饭馆听到一个妈妈对她的孩子(一岁左右)说:这个很烫,不要摸。这个“烫”的慨念对小BABY来说就很模糊,一岁多的娃儿听到这句话后,接到的信息可能就只有后半句:我不可以摸。但不一定知道为什么烫就不能摸,如果孩子在内心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但又没得到及时解决,孩子就会有焦虑。认为妈妈单方面又限制了我的活动。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孩子感受一下什么是烫。胆子大的可以就让孩子轻轻的靠近,感觉热度,甚至在可控制的范围内让孩子摸一下,我对12就是这么做的,呵呵~这样做以后,再碰到类似情况,我就直接跟她说“烫”,而不用再说“不可以摸了”,她自己就能控制好自己。

[ 本帖最后由 乐果 于 2010-4-14 12:06 编辑 ]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1554  
宝宝生日
2004-12-02 
积分
2849 
原帖由 love甜儿 于 2010-4-14 10:27 发表

呵呵,亲爱的,你说的我也很赞成哈,你前面处理的我也没反对

我只是提出,一种可以借鉴的方法

同样是安抚情绪,但是不同的孩子,或者不同的场合,也许方法会有些许的变化

也就是说在某些场合,我可能会采 ...

我认为在安抚这一点上我们俩个是一致的,而且我觉得我们的方法也是一致的也。我只是想强调一下我对安抚孩子的目的并非要求他们要最终和好。我认为安抚是让宝宝学会处理情绪,只要他们平静下来了就可以了。至于要不要与对方和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就像我们大人,和别个吵架的时候,即使有人来劝,可能会停止争吵,但大多数情况下也不是马上就会和好如初了噻。而且,另一方如果很冲动要打人,我肯定选择自保,先离开让对方冷静下来再说。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15785  
宝宝生日
2005-09-13 
积分
23647 

Medal No.1

原帖由 乐果 于 2010-4-14 00:43 发表
[


我对孩子一般很客气,会笑呵呵的对他们说:不可以抢(打人)哦,你可以先和某某商量一下(有话好好说)。
对教唆孩子的大人,我一般就没好态度了,会直接要求道歉。其实他道不道无所谓,我是做给我孩子看的, ...



对于乐果的这句话发表一哈俺的看法哈

我觉得你这句话对三岁以上的孩子,是很管用的。

但是对三岁以下的孩子,就会让孩子茫然。

三岁以下的孩子,我们大人应该告诉他,你该怎么做,而不能告诉他你不能做什么。你跟他说不能做什么的时候,为什么下一次他还要那样做?因为他不知道他该怎么做,因为你没有教他怎么做

而三岁以上的孩子,有这方面的能力以后,你就可以告诉他:你不可做什么。
对他而言,你不可以是一个严肃的话题了,你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人了。

所以很做处理方式都要分三岁以下和三岁以上,当然,也有个体差异,界限模糊的可能哈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15785  
宝宝生日
2005-09-13 
积分
23647 

Medal No.1

原帖由 丁丁香 于 2010-4-13 23:17 发表


亲爱的,就如甜儿妈所说的那样,立即喝住对方“停”!我一般会说:不要抢,你越抢她越不得给你。

亲爱的,你说“停”,比“不要抢,越强越不给你”那句话要管用的多

一般情况下,你说停,孩子就会立即停下来看着你,这时你在对下来跟他们保持一样的高度,开始慢慢的给他们清理思路,清理完了就完了,无论玩具谁得到了,都不要论对错,只要孩子平息情绪就可以老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15785  
宝宝生日
2005-09-13 
积分
23647 

Medal No.1

原帖由 乐果 于 2010-4-13 23:51 发表


亲,我们就是先选择安抚宝贝的呀,只不过是采取的个别安抚的方式,因为我女儿选择不原凉对方,这是被允许的。

亲在情商学校里学的,和孙老师他们相同,也是会同时问双方宝贝“发生了什么”。但我们安抚宝贝, ...

呵呵,亲爱的,你说的我也很赞成哈,你前面处理的我也没反对

我只是提出,一种可以借鉴的方法

同样是安抚情绪,但是不同的孩子,或者不同的场合,也许方法会有些许的变化

也就是说在某些场合,我可能会采取你的方法,而在某些场合,你可以借鉴我的方法

就是多一个选择而已

其实支撑的理念都是一样的

但是孩子不一样,事情不一样,人不一样,因此,我们都把自己的方法写出来,给大家多一种的选择而已

嘿嘿

Rank: 6Rank: 6

妈币
96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243 
原帖由 12山山妈 于 2010-4-13 22:43 发表

说得真好,我就是不知道怎么做,好长一段时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上次被那个老太婆气得发抖,心里一直都不舒服,自己的心里也调整不好。看来孩子的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可能我以前受的家庭教育就是这样,只知道让 ...


亲爱的,就如甜儿妈所说的那样,立即喝住对方“停”!我一般会说:不要抢,你越抢她越不得给你。

Rank: 12Rank: 12Rank: 12

妈币
472  
宝宝生日
2008-03-01 
积分
899 
原帖由 丞妈@小胖 于 2010-4-13 20:49 发表

有的孩子天生就不爱抢东西吧
就是我儿子,手上的东西被抢走了从来不哭也不会抢回来。感觉他觉得无所谓,玩具被抢走了就找其他的东西玩~~
大家都教他抢回来。因为大家觉得孩子小,这样教也没有关系吧~~
但是有段 ...

孩子不哭,并不代表他无所谓,也许他的不满埋在心里,只是没有表达出来。所以他后来会有打人是行为。我是这样分析的。和这位妈妈探讨一下。

Rank: 12Rank: 12Rank: 12

妈币
472  
宝宝生日
2008-03-01 
积分
899 
原帖由 乐果 于 2010-4-9 19:40 发表


说句得罪人的话,如果是我,第一,我不会眼争争看着孩子被抢,第二,如果来不及阻止,我会客气的请对方还回来,如果请不回来,我就直接帮孩子“拿”回属于他的玩具(孩子会说话以后,可以让孩子自己来说),并直 ...

说得真好,我就是不知道怎么做,好长一段时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上次被那个老太婆气得发抖,心里一直都不舒服,自己的心里也调整不好。看来孩子的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可能我以前受的家庭教育就是这样,只知道让人,不知道保护自己和争取正当的权利。
在儿子受欺负的时候,我没有坚强地支持他,他只有哭泣来保护自己。真恨自己这个当妈妈的,让儿子受委屈了。
还想请问乐果:“我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孩子被抢”,当其他的孩子来抢玩具的时候,我该怎么做?把儿子拉走?是不是显得很小气?因为我们这里其他的家长或者保姆都不是这样做的,他们任由孩子之间抢夺。
大赛范德萨

白银长老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妈币
16234  
宝宝生日
2012-03-03 
积分
44617 
我是进来学习的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宝宝社交课堂(9日:关于打人,8页第80楼)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