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 | 浏览: 1609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币
12268  
宝宝生日
2007-03-22 
积分
14654 

Medal No.1

楼主
发表于 2008-8-12 12:4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女性到了25岁这个年龄,皮肤的新陈代谢便开始走下坡路,特别是到了30岁以后,繁重的工作压力、不规律的生活习惯、不合理的饮食……稍不留心,就会进入“黄脸婆”的行列:皮肤特别容易变得干燥、没有光泽,眼角、嘴角也会悄悄冒出小小的细纹。
  受访专家:
  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刘英华
  广州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营养科卞华伟
  枸杞酒酿蛋给你好脸色
  很多人喜欢吃酒酿鸡蛋,但这里推荐的枸杞酒酿蛋用的是鹌鹑蛋。这是因为鹌鹑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A、E等,与酒酿一起煮,它还会产生有利于女性皮肤的酶类与活性物质。每天一碗,让你的皮肤细嫩有光泽。
  枸杞子则是滋补肝肾的佳品,也是美容药膳中常用的原料之一,维生素A的含量也特别丰富。这些食物加在一起后,更能促进营养成分的吸收,女性食用后的脸色更加滋润动人。
  煲枸杞酒酿蛋时,先将200克酒酿煮开,然后依次加入5克枸杞、适量冰糖和50克搅拌均匀的鹌鹑蛋蛋液,最后大火煮开即可。
  温馨提示
  鹌鹑蛋的滋补作用要强于鸡蛋,但也可以使用鸡蛋。一定要记得把蛋黄吃了,其效用比蛋白更好,特别是其中的胆固醇对乳房发育也十分有利。产后新妈妈每天坚持食用,不但保证拥有优质的乳汁,皮肤也会越来越好。
  木瓜红枣莲子蜜补血养颜
  木瓜是尽人皆知的美白食品,它的维生素A含量极其丰富。中医认为,木瓜味甘、性平,能消食健胃、美肤养颜、滋补催乳,对消化不良或便秘的人也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美容食疗时,木瓜可配牛奶食用,也可以用来制作菜肴或粥食。红枣是调节内分泌、补血养颜的传统食品,如果红枣配上莲子食用,又增加了调经益气、滋补身体的作用。
  干燥的秋冬季节,做一道热乎乎的木瓜红枣莲子蜜,不但暖身暖心,还能帮助皮肤抵御干燥的气候。准备好木瓜、红枣、莲子、蜂蜜、冰糖。首先,将红枣、莲子加适量冰糖,煮熟待用。然后将木瓜剖开去籽,把红枣、莲子、蜂蜜放到木瓜里面,上笼蒸透后即可食用。
  温馨提示
  食用时,一定要将木瓜一起吃掉。晚餐后,这道滋补佳品最适合作为一道甜品,让全家人一起享用。
  花生芝麻糊抗衰老
  花生与黑芝麻是30岁女性抗衰老的首选食品,这主要归功于它们富含维生素E,同时还有防止褐素沉着于皮肤的作用,避免色斑、蝴蝶斑的形成。芝麻中含有强力抗衰老物质芝麻酚,是预防女性衰老的重要滋补食品,其中的B族维生素含量也十分丰富,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还有利于雌性激素和孕激素的合成,能起到美胸功效。
  制作花生芝麻糊需要准备花生、黑芝麻和色拉油。首先把花生仁用油炸熟,黑芝麻炒香,然后把它们一起放入搅碎机,充分搅碎成粉末状,放入密封的玻璃罐中保存。想吃的时候,用干净的勺子盛到碗里,加入开水一冲即可。喜欢吃甜味的,可适量加点蜂蜜。
  自制的花生芝麻糊比外面买的更天然、更健康,最适合作为早餐或是午后加餐食用。
  温馨提示
  花生最好不要将外面的“红衣”剥掉,因为“红衣”具有极好的补血功效。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16095  
宝宝生日
2007-08-15 
积分
16853 

Medal No.1

学习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秋季吃润肤餐远离“黄脸婆”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