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5 | 浏览: 17272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妈币
1386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502 
楼主
发表于 2017-3-9 17:3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做父母是一个职业性很强的工作,但是大多数父母都是未经培训直接上岗了。不过,只要开始就不晚。

这25个对策,不妨当作工具书先收藏,等碰到宝贝有某个现象出来时,再针对性的边看边学,相当专业、系统、实用。

文章很长,先把目录贴在前面:

1、打人、咬人
2、插 话
3、撒 谎
4、嫉 妒
5、哭
6、重 复
7、撒 娇
8、不合群
9、摸生殖器
10、执 拗
11、发脾气
12、偷 窃
13、恐 惧
14、害 羞
15、缠 人
16、占有欲强
17、不守规则
18、多 动
19、“人来疯”
20、好胜心强
21、故意惹大人生气(叛逆)
22、不收拾玩具
23、臭 美
24、喜欢说脏话狠话
25、抗拒幼儿园




妈币
1386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502 

25
抗拒幼儿园



冰冰今年三岁了,前几天幼儿园开学,爸爸妈妈把她送到了幼儿园,没想到一贯活泼开朗的冰冰非常反感入园,每天都哭哭啼啼的不肯去,强行送到幼儿园后,小家伙在那里也像变了一个人似得,不同小朋友讲话,也不好好吃饭,妈妈道理讲了一大堆,小家伙还是不喜欢幼儿园,可把妈妈愁怀了……

建议:冰冰的表现,是入园初期的孩子常见的情绪和行为障碍,这主要是因为孩子入园初期往往会面临多重的适应任务:一个是跟妈妈或其他教养者的长时间分离,二是独自面对陌生的幼儿园环境,三是从多人围着自己转的家庭教养环境被迫转向较少受到关注的集体生活环境,如此等等,这些突如其来的转变对于一个三岁孩子来说,无异于一下子遭遇多个突发事件,其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是相当巨大的,哭闹、拒斥入园、行为退化等表现就往往成为他们宣泄情绪、应对困境的方式。这个时候,当父母的千万不要过于焦虑,更不要谈起幼儿园就衣服愁眉苦脸的样子,否则孩子更容易把幼儿园看成可怕的场所。妥善的做法是给这个时期的孩子更多的爱和宽容,在情感上支撑他们,允许他们出现暂时的行为倒退,比如尿裤子、粘妈妈等,为了减少入园焦虑,父母还可以在孩子入园前就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带孩子提前熟悉幼儿园、提前上该幼儿园的亲子班、给孩子找个熟悉的同伴一起入园等等,这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孩子入园初期受到的冲击。可以期待,随着孩子入园焦虑的消失,孩子很快就会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妈币
1386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502 

24
喜欢说脏话狠话



丁丁今年4岁多,原本是个脾气比较温和的孩子。可是最近一段时间小家伙却一反常态,喜欢说一些很难听的狠话。比如,爸爸不小心惹了他,小家伙就气的冲爸爸大嚷“给我滚出去!在不滚就把你踢下楼去”,丁丁要吃零食,妈妈拒绝了他。小家伙因此很不高兴,恶狠狠地说:“哼,不让我吃糖,我就把你吃掉!一口一口地把你咬碎,吞下去!”爸爸妈妈纳闷极了,实在不明白自己温和的儿子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野蛮…

建议:丁丁这种说狠话的行为表现,如果排除了模仿的因素,应该是进入了“诅咒敏感期”的缘故,试图通过说狠话体验语言的力量,而不是孩子变得野蛮了,这个时候,父母不必从道德意义上去评判孩子的行为,也不要从字面上去理解孩子语言的意思,因为有时候他们一般并不会去实践这些语言表达的东西,有时候甚至不知道自己这些语言是什么意思,他们只是从父母惊愕、激动的表情里,看到了自己的力量,才愈加喜欢使用这些语言而已。如果父母不希望孩子继续讲这些话,装作没听见即可,孩子在发现自己说出来这些话并不能达到期待的效果后,就没有继续使用的动力了。



妈币
1386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502 

23
臭 美



五岁多的青青越来越爱美了,每天都要挑选漂亮的衣服穿,早晨经常因为穿哪件衣服磨蹭好久,有时候弄的妈妈上班都迟到了,这还不算夸张的,更让妈妈不解的是小家伙经常偷偷用妈妈的化妆品打扮自己,有一天妈妈下班回来,看到小家伙把自己的小嘴巴涂的血红血红,还抹着重重的眼影,真是有点哭笑不得,又有点担心,这孩子这么小就这么臭美,以后上学了还有心思学习吗?

建议:青青的行为,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性别社会化过程中对妈妈的角色认同,希望通过模仿成为像妈妈一样美丽的人,由于还不懂得美的真正内涵,就选择了这种表面的模仿;第二个是孩子进入了审美敏感期,这个敏感期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特别对于女孩子来说,处理好这个敏感期,对于孩子将来的气质、审美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有些人长大后也不会怎么打扮自己,就可能源于这个敏感期没有得到较好的尊重和引导。

所以遇到青青这种情况,家长不妨这样处理:1、引导孩子从更深层次上认识美的内涵,比如,可以引导孩子,衣服只好干净、得体就是美的;真正的美不仅仅穿的漂亮,更重要的是做事漂亮,心灵美。2、遇到孩子挑选衣服的情景,可以给孩子制定方便执行又有一定选择余地的规则,比如,挑选衣服不能超过三次,或者在头天晚上睡前挑选好次日的衣服等等。这样既尊重了孩子的意愿,又不会耽误太多时间。3、给孩子提供安全无毒的化妆品,允许孩子在家里化妆,但事先约好,出门要抹掉。

妈币
1386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502 

22
不收拾玩具


典型表现:玩具玩完后满地狼藉也不管,或者就地一扔就干别的事情去了。

成因:孩子不爱收拾玩具与归位意识发展不力有关,再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秩序感。

对策:归位习惯的背后是良好的秩序感,但对于3岁之前的孩子来说,秩序感的发展还不会很充分,所以家有这个年龄宝宝的家长不要期望值过高,3岁之后的孩子,随着秩序敏感的加强,就有可能以归位为乐了。但孩子不会天然发展出归位意识,需要父母做如下方面的引导:

1、注意言传身教,养成用过的东西及时归位的习惯,并及时通过语言强化这样做的道理,一来这样可以唤起孩子的秩序感,二来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示范,因为孩子是“偷学大师”。

2、多给孩子看一些带相关情节的绘本或碟片,引导孩子向故事里的小主人公学习。

3、如果不管大人想什么办法孩子都不配合归位,则可以引入强制措施,比如孩子玩喜欢的玩具的时候,不及时归位就把这个玩具“没收”,让他们体验不及时归位带来的负面结果,而且,给孩子制定的归位规则就要执行到底,一旦破坏就果断地给孩子“惩罚”,不破例,不让孩子心存侥幸。另外,家里玩具太多有时候也会让孩子随便乱扔,可以把孩子不大用的玩具收起来,就留几个常用的在外面,这样孩子就知道珍惜了

妈币
1386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502 

21
故意惹大人生气(叛逆)



典型表现:孩子变得不那么“听话”了,以拂逆大人的意志为乐,处理不当了,他还会爆发严重的执拗,有时候都让人手足无措……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容易发生在两三岁的孩子身上。

成因: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孩子会越来越有自己的主张,但成人出于社会规范的限制,往往会对孩子实行这样那样的限制,偏偏幼小的孩子尚不懂得拐弯抹角,于是便经常公然反抗,以至于有“故意作对”之嫌。

对策:1、认识到“叛逆”是每个正常孩子都必然会经历的一个阶段,调试自己的心态,适应孩子特殊阶段的表现。

2、就具体事件讲究说服策略,不动辄用“你要听话”来训导孩子。因为对于叛逆期的孩子来说,这样的说教可能会有两个负面后果:一,让他们更加逆反而故意不听大人的话;二,如果孩子经常迫于大人的权威而变得“听话”,则他们表达自我的主张就容易被压抑,甚至形成一种“奴性人格”。

3、“欲擒故纵”+“君子协定”,让孩子自觉就范。比如,我的女儿桐桐不爱睡觉,有时候晚上9点多了还在床上跟我们闹腾或看书,如果强硬逼她睡觉,肯定难以达到目的,这个时候,我们便先退一步,跟她商量个“君子协定”,允许她再玩或再看一会儿书,比如5-15分钟,但玩完或看完就得睡觉,往往就能达到让她睡觉的目的。

4、利用孩子的叛逆心理来个正话反说、声东击西,比如,桐桐有时候挑食,很难劝她吃进去某个东西,遇到这种情况,有时候我就把这个食物准备好之后,先拿给桐桐爸,等桐桐爸吃的津津有味时,我再故意说:“别让桐桐看见了,她可不能吃这个”,小家伙一听自己不能吃,拗劲就上来了,非要跟我们抢着吃,往往她原本不要吃的东西就在这样的争抢中吃进去了。

5、应对逆反期的孩子,虽然要以宽容、尊重和艺术地处理为主,但有种情况也需要父母坚持一下底线,那就是当孩子的“叛逆”会招来生命危险、健康风险或妨碍他人时,比如,不让他动插座,他偏要动,大冷天的让她穿衣服,她偏不穿,不让他打小朋友,他偏要打。而且,这个时候往往由不得父母“迂回”制止,当下的强硬阻止便成为不可少的应对之策,只是事后最好跟孩子讲清个中的道理。孩子也需要这样的规范来明白行为的限度,这有助于他们的正常社会化。



妈币
1386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502 


20
好胜心强



典型表现: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凡事都要争第一,达不到目的就灰心丧气甚至耍小性子。

成因:孩子在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会逐渐喜欢在有意无意的横向比较中确认自己的本事和价值,这就是竞争意识的来源。所以,“好胜心”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应该说是一种本能,未必具有道德层面的意义。

当然,孩子喜欢争强好胜,还可能是因为家长不经意间给了他们这样的暗示,即孩子表现好了就高兴,表现不好了就不高兴,以成败论犒赏,久而久之,就让孩子形成了一定错觉:爸爸妈妈只喜欢强胜的我,如果输给了别人,他们就可能不喜欢我了。于是便出现了为了讨爸爸妈妈欢心而好胜的行为。

对策:1、认识到好胜行为在某个年龄阶段的合理性,在坦然接受的同时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孩子的好胜心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日常生活中跟孩子互动时,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反应,不要过分在意他们的输赢,否则就可能“逼”出一个好胜的孩子。

3、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过分好胜的习惯,正确的做法并不是禁止孩子竞争,而是让孩子明白失败了并不是一无是处,比如,孩子和别人玩“扳手劲”失败了,您可以这样安慰他,“虽然你的手劲不如XX大,但跳的比他高啊!”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不可能事事都比别人做得好,只要自己努力了,不论成败,自己都是父母最爱的那个小孩。

4、日常生活中,父母还可以有意创造一些教育契机,比如,在跟孩子比赛时故意输掉,然后学着孩子的样子生气地罢工并说些“输了,不玩了,真没劲”的话,如果孩子反过来恳求继续玩,则在继续玩的时候赢她,观察她输了之后的反应,如果她输了就像平时一样不开心甚至罢工,就引导孩子反思刚才自己输了罢工时她作为赢家的所思所想,并借机给她讲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如果孩子输了能够做到继续努力,就借机表扬她“输得气”的勇气,然后,家长在接下来的游戏中故意让她赢,进一步引导她体验“输了并不可怕,只要不放弃努力,就可能成功”的道理。孩子在同伴交往或阅读绘本、观看碟片的过程中也可以随机渗入相应的教育。久而久之,孩子就渐渐明白了最重要的游戏或交往本身的快乐,而非谁强谁弱这个结果。

5、必要时,家长甚至可以淡化对孩子成功成绩的反应,强化对其“输得起”之行为的肯定,当然,这要把握一个度,不要矫枉过正,否则,孩子果真一点竞争意识都没有了,也未必是件好事。




妈币
1386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502 


19
“人来疯”



典型表现:家里一来客人,就开始出风头,上蹿下跳,过分活跃,甚至动辄打扰大人和客人之间的谈话,给父母带来尴尬。一般发生在3-7岁孩子身上。

成因:
“人来疯”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种:(1)渴望得到关注。平素家长对孩子的关注不够,致使孩子不得不想办法吸引家长的注意;(2)空虚无聊。家长忙于招待客人,使得孩子因寂寞难耐而寻机作乱。(3)家长平时对孩子管的太严,孩子的情感被压抑,客人的到来,让他们找到了发泄机会;(4)自我表现的欲望。孩子有了本领,就会有自我表达的欲望,而客人的在场,则给他们提供了舞台。

对策:1、为了避免孩子因为被忽视而作乱,家长可以适当让孩子参与招待活动,比如,郑重向客人介绍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帮父母摆摆桌椅碗筷,给客人拿个水果,给孩子适当插话的自由等。

2、尊重孩子爱表现的特点,因势利导,给孩子在客人面前展示自己本领的机会,比如背一首唐诗、跳个舞等等,一般来说,表演完毕客人总会给孩子一定的夸奖,孩子的“向好心理”也会因此被强化,如果此时家长再对孩子进行礼貌待客之类表扬与心理暗示,则孩子一般就不好意思再作乱了。

3、即时孩子的闹腾影响了主客之间的交流,最好也不要当面惩罚和训诫孩子,以免孩子因自尊受伤而“破罐子破摔”大哭大闹,采用转移注意力等比较缓和的办法更为可取。比如,给孩子一件她从来没有玩过的玩具;借机让孩子搭个积木给客人看看等等。

4、对于那些人来疯倾向比较明显的孩子,家长除了平时做好礼貌待客的规矩教育之外,还可以在来客之前给她打个预防针,比如明确告诉孩子如果客人来了做个乖宝宝就给她买想要的玩具等等。


妈币
1386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502 

18
多 动



典型表现:喜欢爬上爬下、扔来扔去、钻进钻出、东摸西动,仿佛没有停歇的时候。

成因:发展心理学中有个“自发使用原理”,即有机体内部的某些机体功能形成和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婴幼儿就会自发地加以充分利用。所以,随着孩子大小动作技能的发展,孩子便可能在自发运用这些技能的过程中变得十分“多动”。

对策建议: 1、剔除不合理的“乖宝宝”情结,认识到一个身心健康、精力旺盛的两岁孩子,本身就是活泼爱动的,只有那些患有营养不良或其他疾病的孩子才懒言少语。

2、顺势而为,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宽松的活动环境,更积极的做法则是适时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让孩子学会自己保护自己。

3、不要给孩子乱扣“多动症”的帽子,否则,孩子轻则会感到逆反而愈加好动,重则将受到负面的心理暗示而将自视异于常人,这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和行为导向是极为不利的。

4、如果实在无法忍受孩子漫无目的的乱动,也可以引导孩子合理释放旺盛的精力,比如,运用比较有意义的活动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带孩子走进大自然等新奇的空间,在满足孩子探索欲的同时拓展他们的视野。

妈币
1386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502 

16
占有欲强



典型表现:
自己的东西不让别人动,别人一动就大吵大叫地嚷着“这是我的!”、“不让弟弟坐我的小凳子”之类的,看到别人的好东西则想占为己有。

成因:一般来说,这种行为是孩子两岁左右之后才出现的,因为这个时候,孩子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渐渐出现了对自身所有权的主张,并尝试着努力维护这种所有权,而且,有时候这种所有权意识来还来的相当广泛,即使那些原本不属于他的,但看起来很好或者只是他先发现的好东西,也会去主张自己的所有权,于是就发生了这样那样在成人看起来有点“自私”、“霸道”的独占行为。但这种行为只是是阶段性的,随着孩子分享意识的发展,这种独占现象将有所减缓。

对策:1、认识到这种行为只是阶段性的,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进程中的正常表现,没有道德意义上的动机,理解和包容他们的行为,不给乱给他们带“自私”、“小气鬼”之类的帽子。

2、尊重孩子的所有权意识,可以给孩子讲分享的道理,但不强迫孩子分享,否则孩子在刚刚学会主张自己权益的时候就习惯被剥夺,成人后容易养成依附人格。

妈币
1386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502 

15
缠 人



独生的儿童由于环境的特殊性,容易产生缠人、磨人的坏习惯。比如:吵着要你帮他找玩具,帮他找出来了,玩了不一会儿,他又丢下玩具拿起你手上的绒线当球踢;你写东西他也要写,给了纸、笔还不干,又要抢你手中的笔等等,很容易让家长恼火。

儿童心理分析:

1.是缺乏感情的表现。我们可以从婴儿的行为中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婴儿啼哭,不光光是因为肚子饿的原故,有时看到大人从他身边走过来却不抱他,也会哇哇哭起来,目的是引起你的注意,要你赶快抱他。这是一种感情需要。儿童缠人也出于同样的道理,问你要东西、跟你捣乱都不是目的,目的是要你注意他,和他交流感情。这种心理在独生子女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当有人陪、有事干的时候是不会磨人的,当他东张西望不只做什么的时候,就会来找你的麻烦了。

2.是一种心理依赖。有个性、活动能力强、会玩的孩子较少磨人。相反,过于娇生惯养,样样都由父母安排停当,会使孩子养成离开父母就无法生活的习惯。这种依赖性反映在情绪上,就是围着父母胡搅蛮缠,甚至被父母骂了一通、打了一巴掌,反而安稳了。这种情况正是儿童行为不独立、内心情绪不安定而采取的一种发泄。挨骂挨打反而转移了焦虑,被动地稳定了情绪。这就是许多家长常说的"孩子是贱骨头,好说歹说不行,骂一顿到舒服了。同时越是自卑的儿童越容易缠磨大人。

3. 家庭成员的态度不一。请注意孩子专找宠爱他的人缠,也专找态度暧昧、容易妥协的人缠,因为经验证明,他们总是在责骂之后满足他的要求。所以要分清情况分别对待。

要从根本上纠正还取决于对儿童个性的培养。缠人表示孩子缺乏自立、情绪不定,改变这种个性的根本出路,是不要过分保护孩子,而应培养孩子自立能力,多让孩子自己拿主意,尊重他的选择。这样孩子反而对自己的行为会作出负责的选择,再不会整天磨着你帮他干这干那,也不会不知深浅地提出无理要求。

妈币
1386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502 

14
害 羞



让妈妈头疼的是每次家里有生人来,女儿点点总是显现出六神无主的样子;那么小的人儿,显出与年龄极不相称的好静不好动,每次到朋友家里串门,她会一路吵着“不去”,即便是到了目的地,也像被钉在地上一样就是不进人家的家门。

儿童心理分析:

由于孩子的天生气质决定的。例如像妞妞就属于内向型的孩子,比较不爱动,胆小**,而且适应性差,对于新事物或陌生人,经常采取拒绝的方式,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比较容易显示不愉快的心情。

由于家庭的教养方式有问题。一些父母的性子急、对孩子缺乏耐心;对孩子要求过高、管教过严;对孩子指责、约束过多等。有的家庭是爷爷奶奶带孩子,他们总是陪伴孩子玩,为了安全起见,不让孩子与外界接触,使得孩子缺乏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变得胆小、**、依赖性强。还有的父母经常采用惩罚、体罚、恐吓等方法教育孩子,对于一些敏感、情绪不稳定的孩子来说,会使孩子的神经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的状态,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变得胆小、孤僻。

作为家长平时要认真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了解他们的气质,并运用正确的教养方法引导孩子,孩子就会变得活泼大方、开朗乐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妈币
1386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502 

12
偷 窃


不少孩子都有过顺手牵羊,偷拿东西的行为。面对孩子的这种行为,家长采取的措施常常是非打既骂,而收效却甚微。其实对孩子偷东西的行为反应过度和“姑息养奸”都是不可取的。那么到底该如何帮助孩子改掉这个坏毛病呢?

儿童心理分析:

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偷东西的原因各有不同,所以教导方法也要因人而异。

幼儿园的孩子拿东西很可能是因为他不知道,也没有意识到这些东西要花钱来买,不懂得不付钱,不打招呼就随便拿东西是错误的。他们还没有分清楚 “自己的”与“非自己的”的概念,道德的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只是原始意义的“恋物”而已,所以当家长发现他偷拿东西的时候,不要给予过多的责怪。此时的拿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偷”。但是大人应该通过这件事设法让他意识到偷窃是错误的。告诉他:“如果你没有经过同意或没有付钱就把东西拿走,就会给别人造成损害,别人会很伤心。”

如果孩子从超市悄悄带出了糖果,父母要带着孩子把糖果还回去。如果他已经把糖果吃了,一定要把孩子带到超市,让他向店主道歉,并替他还钱。再次带他去超市时,就要多注意他的行为,看看他是否又将喜爱的东西放进了自己的口袋。在付款时,对他说:“每一件东西都有价钱,妈妈只有把钱给收款的阿姨,才能拿走,这些东西才能属于我们。”让宝宝注意到你付款的细节。也可以让宝宝拿一件小东西,在收款台前,让宝宝自己付款,加深宝宝买东西要付款的印象。小孩子对于父母嘱咐的事情常常一转脸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下次他们可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这时,家长的吼叫、责骂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家长必须反复和宝宝讲道理,让他明白这种事情的危害性,他才会逐渐改进。如果宝宝的表现良好,家长则可以在房间里为他贴上一枚小星星以示表扬和鼓励。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辰星·分享】史上最全25个好对策,应付孩子偷窃、摸生殖器、好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