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 | 浏览: 1693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妈币
6071  
宝宝生日
2009-02-08 
积分
2186 

重庆通

楼主
发表于 2016-3-22 13:30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全面开放二胎政策以来,很多夫妻高兴之余都开始蠢蠢欲动,或坚定,或动摇...都先别急,先看看生二胎攻略吧!

640.webp.jpg


分剖腹产与顺产两种情况:  
剖腹产后怀二胎的时间:2年

  如果准妈咪的第一胎是属于剖腹产,那么需在两年后才能再孕。当然,两年之后是否能够立刻怀孕,还需要医生根据子宫口的伤痕来确定。如果子宫切口的瘢痕不能很好的愈合,耐受不了分娩时的子宫收缩,容易发生子宫破裂。就要延缓生二胎的时间。

顺产后怀二胎的时间:建议1年

  相对而言,顺产对身体的伤害很小,子宫没有伤口,理论上是只要来了月经就可以怀孕了。但是,也千万不可以操之过急。一方面,我们也要给身体和子宫一个休息和恢复的过程。另一方面,刚刚升级为新妈咪,对于小宝宝还是手忙脚乱的,如果马上怀孕,那将来两个小家伙闹起来,也不是一般的好受。

生二胎孕前检查须重视这些  

  二胎与头胎孕前检查基本上是一样的,但要二胎时女性年龄偏大,有一些基础的疾病,应针对疾病做相应的专科检查。

女性常规孕前检查项目主要包括:
1
常规必检项目( 血常规、尿液分析)
2
生殖系统检查( 通过白带筛查滴虫、霉菌、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或进行梅毒血清抗体检测、艾滋病毒抗体检测等性传播疾病的筛查)
3
宫颈防癌刮片(TCT)
4
肝功能及乙肝六项检测
5
优生四项检查(TORCH)(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弓形体和单纯疱疹病毒等)
6
遗传性疾病检查
除了做上述检查外,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1
更应注意监测血压、血糖情况
  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内皮损害程度进行性加重,经产妇重度子痫前期、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和产后出血等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初产妇, 可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增加。故在妊娠前,应注意监测血压、血糖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早治疗,最好待病情平稳后再进行妊娠。
2
检查是否有盆腔炎
  多数经产妇在此次妊娠前有人工流产、引产、上取环史, 容易引发子宫内膜炎,进而导致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等问题,因此在计划妊娠前,应做相应的妇科检查及B超等辅助检查,除外盆腔炎性疾病。轻微的盆腔炎可以通过药物保守治疗,病情严重者,需进行手术治疗。
3
血型检查要重视
  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多见于经产妇或有流产史的女性,这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胎儿或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疾病,临床主要分为ABO血型不合和Rh血型不合。血型不合可导致流产、胎儿水肿,严重者可胎死宫内,但是这些是可以早期监测并可以治疗的。所以,女性准备要二宝之前要注意自己的血型,女方为RH阴性血,或女方为O型血,男方为O型外其他血型,须检查血型抗体,有了基础值,才能在孕期定期复查,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经产妇在进行上述检查时,需提供有效病史,如前次妊娠有无并发症(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分娩方式(剖宫产还是自然分娩),分娩过程是否顺利,有无软产道损伤,等等。这样在进行孕前检查时,医生会根据病史做进一步详细检查。
                                     最后,祝大家好孕!

640.webp.jpg





Rank: 12Rank: 12Rank: 12

妈币
1863  
宝宝生日
 
积分
793 
剖完3年后才生的

点评

jenney717  .中国传承国际助孕中心,提供试管代`孕,捐精捐卵,选男女,包成功,包出生,微信/电话:13068809555  发表于 2017-8-7 06:05
秋比特了  .中国传承国际助孕中心,提供试管代`孕,捐精捐卵,选男女,包成功,包出生,微信/电话:13068809555  发表于 2017-7-30 23:08
晟宝宝妈  .中国传承国际助孕中心,提供试管代`孕,捐精捐卵,选男女,包成功,包出生,微信/电话:13068809555  发表于 2017-7-28 14:39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生二胎攻略,也许你用得上.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