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 | 浏览: 1845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儿童天堂

认证商家访问商家店铺

妈币
16747  
宝宝生日
 
积分
7566 

重庆通

楼主
发表于 2016-3-4 17:11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重庆儿童天堂 于 2016-3-5 09:32 编辑

t01a2025862338a2793.jpg


有两个孩子的生活状况是什么样子的?小编以实际状况告诉你:争吵打闹,合伙搞破坏,活脱脱的一对小冤家。最近英国《每日邮报》援引身为一儿一女之父的威廉王子的话报道:“非常好。虽然目前还没有骨折,不过他们正在努力中——到处跑来跑去,推推搡搡,蹦蹦跳跳。”无论什么样的家庭孩子们之间的相处总是类似,那么该怎么搞定熊孩子们呢?

首先应该清楚为什么会有这样打闹的形式出现在本该相亲相爱的兄弟姐妹之间呢?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说:“不是每个小孩都爱自己的兄弟姐妹,通常情况下,他并不会在心里对他们产生爱意。因为兄弟姐妹是自己的竞争者,所以他反而会心生怨恨。这种态度常常持续很多年永不间断,直至成年,甚至还会更久。”

另外还可以这么理解:三个以上的孩子在一起,是社会。他们中有领导者;有追随者;有挑战者、**……因玩的游戏不同、环境不同(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在谁家里)等等,这些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孩子可以有时当领导者,有时是追随者,干得好不好是另一回事。但是只有两个孩子的时候情况就变了,他们可选择的关系只有三种:陌生人,谁都不理谁;对手—竞争;伙伴(领导与被领导或者磋商以至于双赢)。

别再抱怨为什么两个孩子不能如父母想象中的那么和谐友爱呢?

原因很简单,作为第一个孩子,一方面,老大总能得到最好的东西,而且在好几年内都能和母亲保持独有的亲密关系;但另一方面,他也会因为这种特殊关系,而比其他兄弟姐妹体会到更多的失去之痛。很多时候父母不仅无法体会老大的这种失去之痛,反而总是把“你是老大,你就应该让着妹妹(弟弟)!”这样的话挂在嘴上,人为地让老大承担更多的分享、谦让等责任。

除了自然关系转变带来的对于大孩子的影响,还有一些原因是父母的不正确处理事件带来的影响,那么我们就从后天正确引导来着手,消除宝宝们之间的那种恶化关系。

一是交由孩子自己来解决一些事情。

当家里有食物要一起吃的时候,可用多种方式让她们来选择和处理。比如,我会按人数来平均分;交给姐姐来分时,我会把没有份额的食物给姐姐,对她说:“你来分吧!”姐姐会考虑一下,大部分情况下,她会很认真地把食物分成均等份数;有时候,她还会给妹妹多一些;有时候,她想多吃一点,也会用其他东西和妹妹交换。交给妹妹来分时,我会对她说:“你拿去分,姐姐一份,你一份。”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她们在分享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和收获,学习公平和友爱。

二是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孩子生下来,虽然是同样的父母,也会因遗传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禀赋,所以父母要学会对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评价和喜爱。但这个区别对待的前提应该是对孩子的爱、关注与态度是一样的、公平的。在具体方法上,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三是强调孩子互相陪伴,互相帮助。

没有什么规定说老大必须怎么做,老二又该怎么做。所以父母教导孩子们之间互相尊重与爱护,深厚的感情才是最重要的。

旻颖

贵宾VIP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17370  
宝宝生日
2012-08-18 
积分
4596 

败家女王 育才女神 乐游女神 勤劳的小蜜蜂 教育达人 育儿好手

二胎生活就是一地鸡毛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二胎时代:如何让孩子们和平相处?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