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1-6-9
- 帖子
- 409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362
- 精华
- 1
- UID
- 6027760
 
- 妈币
- 783
- 宝宝生日
-
- 积分
- 362
|
培养孩子的情商最重要,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家长的意志不等于孩子的意志,兴趣班应该符合孩子的兴趣,而不是家长的兴趣,而且应该把握好度,否则就是盲目的培养,这对孩子的成长绝对是弊大于利。
看到一个有趣的帖子,写的很详细。而且写出了很多家长目前的真实状况。转过来给大家一起看看。
我曾是一名幼儿教师,看到妈网里的美妈们对于孩子报读兴趣班的事情有不少困惑和纠结,作为一个幼教工作者来说, 看着妈咪们如此状况真心为妈咪们捉急啊!
我根据自己4年来的幼教实践经验整理了如下几个报读兴趣班的误区,希望能给妈咪们有所借鉴——
误区1:只重结果,忽视过程
学琴的父母只注重孩子学会了哪支曲子;学画的父母只注重孩子是否画了一幅完整的画;学珠心算的父母只注重孩子算得是否快;学跳舞的父母只注重孩子是否学会了跳支完整的舞。
只看重结果,无论是给孩子还是给老师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我曾经带过两年的美术兴趣班,有个叫诺诺的女孩子从小班(3岁)开始报读,是个很有灵气和想法的小丫头。我们美术班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美感为主,所以很多课程都是相对比较自由的发挥和创意涂鸦,偶尔会教一些手工操作类的技能,诺诺每次上完美术课后都很开心地拿着自己的“得意之作”给她妈妈看,但诺诺妈的表情很奇怪,不是欣赏,不是赞美,而是疑惑:你画的是什么呢?我怎么看不出来呢?诺诺就跟妈妈解说:这块红色的是什么?这个长长的线是什么……(诺诺的表达能力很强),诺诺妈还不等她说完,就接茬说:“哎哟,我怎么看着不像呢?”时间长了,诺诺渐渐地不拿作品给妈妈看了,上课也不那么开心了。第二学期说什么也不愿意来上美术班了。后来又一次给诺诺换衣服看到书包里有一张画花盆的画我才了解到,诺诺妈在外面培训机构给诺诺报了美术班,纯教画画的那种。看到诺诺的那张“花盆”,我心里那个可惜啊:这样的画虽然构图、线条、色彩都算很好看的画,但这完全就是复制品啊,完全看不到孩子自己的思想和创造……
其实教孩子,学习的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调动他们多个器官、多种感觉,培养多方面能力。比如学习弹琴,手眼耳的协调非常重要,耐性、毅力、战胜困难的能力决定着他是否能学习下来,而经过自身努力战胜困难后的成就感也使他心情愉悦。贯穿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这些品质,父母可能看不到,但却对孩子的未来影响深远。
再有,在学习过程中,一些基本功可能只是学习中的一个小节,比如跳舞,一个舞步要练好长时间,给父母的感觉是孩子几次课什么正经的也没学,但实际上,基本功的训练是为让孩子能完整跳下整个舞蹈而打下良好基础。基本功如果不扎实,学到一定程度可能就学不下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