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3-11-14
- 帖子
- 384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421
- 精华
- 1
- UID
- 11877313
  
- 妈币
- 930
- 宝宝生日
- 2013-09-23
- 积分
- 421
|
由“抱睡”这个点,可以推及宝宝其他的需求满足。我的观点是,在孩子八、九个月之内,无条件的满足他的所有需求。月龄越小的宝宝,对他的需求满足度就应该越高。
也许很多人会不理解,这样不是会惯坏他吗?请注意,亲密育儿是适当回应宝宝的需求,而宠坏则是因为过度回应宝宝的需求。要知道,宝宝在婴儿时期的需求,全都是“吃喝拉撒睡”这些生存的基本需求。所以请最大程度的满足他吧,你很快会发现,这样做换来的是他对你的无条件的信任与爱。
宝宝一哭,就应该马上把他抱起来,轻声安抚。但现在很多父母不会这样做,他们会让宝宝一直哭,因为他们认为不能纵容宝宝的“坏”习惯。但是婴儿是不会有“坏”习惯的,他只是在用唯一的方式与你交流。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的身体还没有协调能力,自己无法独立做任何事情,也不能用语言来表达你的需求,而你作为请求信号的哭声也不能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你会有什么感受?
宝宝只是因为饿了或者不高兴而哭泣,他只是希望父母来喂他或者抱抱他,而并不是在用哭声威胁父母。所以父母的及时回应并不会惯坏他,而是会让宝宝更加信任父母。哭声没有得到回应的宝宝不会变成一个“好”宝宝,他只会变成一个灰心丧气的孩子,或者一个暴躁的孩子,因为他觉得无法与你交流,也没有人会来满足他的需求。
婴儿出生后的几周到几个月是一个敏感期,在此期间,妈妈和宝宝都需要彼此陪伴。这个时期的亲密接触能使宝宝对妈妈亲近的天性,以及妈妈关爱、照顾宝宝的本能与生理需要都得到自然的发展。亲自抚养孩子的父母,能看懂宝宝的暗示,凭直觉就能恰当的回应宝宝。他们享受育儿的过程,而他们的宝宝也长得特别好。
我的宝宝在月子里的时候经常大哭,饿了要哭,困了要哭,尿了要哭,无聊了也要哭,每次哭起来就像要背过气去一样,哭得惊天动地,脸涨得通红,连下巴都在剧烈颤抖。作为母亲有一种本能,我每次听到宝宝在哭,我就会想第一时间奔到他身边。有时候我需要在电脑前整理工作资料,但只要宝宝哭了,我就无法集中精神,什么也做不了了。所以每次我都在最短的时间里满足他的需求,从来不会因为他刚吃完又要吃而烦躁,也不会因为夜里要醒无数次而训斥他,更不会因为他吃一次奶要长达一两个小时而不耐烦。现在我的宝宝已经两个半月了,很少大声哭闹,饿了,或者要抱了,就哼唧几声。如果我很快明白了他的意思并满足了他,他就会很安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