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3 | 浏览: 4941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妈币
68328  
宝宝生日
 
积分
15556 

摄影达人 爱心会员 败家达人 带球好手 魅力大使 勤劳的小蜜蜂 教育达人 育儿好手 终身成就 最佳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4:03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霓裳仙子 于 2012-11-1 15:26 编辑


      中医是我们五千年文化遗产中最伟大的一项知识与实践结合的积累,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已经运用了几千年的历史,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证实了中国的中医中药无论是在治病上、在防病上,还是在养生上,都是确凿有效可行的。在西医未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用中医中药来治疗疾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中医对疾病的治疗是宏观的、全面的。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妈币
68328  
宝宝生日
 
积分
15556 

摄影达人 爱心会员 败家达人 带球好手 魅力大使 勤劳的小蜜蜂 教育达人 育儿好手 终身成就 最佳版主

本帖最后由 霓裳仙子 于 2012-11-1 15:01 编辑

中医儿科:


     是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中国传统的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为手段,研究自胎儿至青少年这一时期小儿的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以及各类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医学科学。 中医儿科学荟萃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小儿养育和疾病防治的丰富经验,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中医儿科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期(远古-南北朝)
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隋朝-宋朝)
三、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期 (元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四、中医儿科学的新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妈币
68328  
宝宝生日
 
积分
15556 

摄影达人 爱心会员 败家达人 带球好手 魅力大使 勤劳的小蜜蜂 教育达人 育儿好手 终身成就 最佳版主

发病原因与病理特点   
       小儿疾病的发生,其病因虽与成人基本相同,但由于小儿的体质特点,故还有其特殊性。小儿疾病的发生,一是机体正气不足,御邪能力的低下,二是由于对某些病邪的易感性所致。由于小儿脏腑柔弱,不仅发病容易,而且变化迅速,邪正之间、寒热虚实之间,易于消长转化,反映出易虚易实的病理特点。但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患病后如及时诊治,机体易趋康复,此乃小儿另一病理特点。   

外感六淫、疠气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风为百病之长,占小儿外感致病因素中第一位。小儿肺常不足,腠理不密,肌肤疏松,风邪从口鼻、皮毛而入,引起感冒、咳嗽、哮喘、肺炎喘嗽等肺系疾病。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风邪外袭,发病多急,传变较快。   小儿外感风邪常易与其它病邪兼夹致病,常见有夹寒、夹热、夹湿等。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如小儿躯体受寒,或为饮食生冷所伤,则寒邪犯肺,痰饮内停,最易发生冷哮。若寒邪直中脾胃,脾阳受损,可发生寒泻。若迁延不愈,可由脾及肾,伤及肾阳。寒性凝滞,寒凝则血涩,常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小儿感受暑热,可表现为热、痰、风、惊的病理变化,以及一些小儿夏季特有的病证。   湿性粘滞,小儿脾常不足,故小儿腹泻最为多见,感受湿邪还可引起其他疾病。如湿阻脾胃,可导致食欲不振,湿与热合,流注经络,可发生痿证等。   秋燥之气,易伤津液,燥邪可致疫喉及肺燥伤阴之证。   火为阳邪,轻者为温,重者为热,甚者为火。   除以上六淫之邪外,小儿还常易感受疫疠之气,而引起时行疾病如麻疹、水痘,小儿麻痹症,丹痧等。感受疫疠之气,病情常较危重,并有相互传染的特点。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妈币
68328  
宝宝生日
 
积分
15556 

摄影达人 爱心会员 败家达人 带球好手 魅力大使 勤劳的小蜜蜂 教育达人 育儿好手 终身成就 最佳版主

本帖最后由 霓裳仙子 于 2012-11-1 14:57 编辑

 饮 食 内 伤   

饥饱失常 小儿不知饥饱,饮食失宜,而易伤及脾胃,导致运化功能失常。如乳食过度,则脾胃为病,不能蒸腐运化水谷,可发生食积、呕吐、腹胀、腹泻等证。   

饮食不洁
 小儿脾胃薄弱,如饮食不洁则损伤肠胃,可致腹泻、呕吐、痢疾等肠胃疾病及肠道寄生虫病,严重者可致食物中毒,甚则危及生命。   

饮食偏嗜 有些小儿常见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食谱单调,致使营养缺乏,日久则脾胃虚弱,气血化生乏源。临床出现食欲不振,形体消瘦,面色少华等气血不足,脾胃虚弱之证,常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妈币
68328  
宝宝生日
 
积分
15556 

摄影达人 爱心会员 败家达人 带球好手 魅力大使 勤劳的小蜜蜂 教育达人 育儿好手 终身成就 最佳版主

 胎 产 损 伤   

     小儿病因除以上外感六淫及内伤乳食外,还与胎禀因素及产时损伤有关,如孕母严重营养不良可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易发生流产和早产,出生的婴儿常为低出生体重儿。孕母疾病对胎儿也有影响,有些时行疾病可直接传给胎儿如水痘、风痧等。   在分娩过程中,如产程过长或胎吸、产钳等工具使用不当,可导致头颅血肿、斜颈、青紫窒息、不乳不啼等证,严重者出现抽风痉厥、尖叫尖啼。在断脐及脐带结扎过程中,如不重视清洁卫生,则可发生脐风、赤游丹等疾患。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妈币
68328  
宝宝生日
 
积分
15556 

摄影达人 爱心会员 败家达人 带球好手 魅力大使 勤劳的小蜜蜂 教育达人 育儿好手 终身成就 最佳版主

禀 赋 因 素   

      禀赋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小儿某些疾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如癫痫、哮喘诸病。癫痫在《素问·奇病论》中已有“此得之在母腹中时”的记载。哮喘多为宿疾,其发病也与母体遗传有关。其他如病理性黄疸、某些出血性疾病等,也与胎禀、遗传有关。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妈币
68328  
宝宝生日
 
积分
15556 

摄影达人 爱心会员 败家达人 带球好手 魅力大使 勤劳的小蜜蜂 教育达人 育儿好手 终身成就 最佳版主

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发病容易是指小儿容易感染病邪而发病。小儿脏腑娇嫩,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加之幼儿寒暖不能自调,乳食不会自节,故在外易为六淫所侵,在内易为饮食所伤,以及胎产禀赋因素,所以小儿易于感触,容易发病,且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力弱,容易引起疳证,食积,泄泻等症。   
       小儿肾常虚,易发生先天元精不足而引起各种疾患,如解颅、胎怯胎弱、五迟五软等疾病,也可由脾胃之精摄取不足,影响肾气藏精而产生佝偻病等疾患。   
       传变迅速是指小儿在疾病过程中容易发生转化,变化多端,其主要表现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妈币
68328  
宝宝生日
 
积分
15556 

摄影达人 爱心会员 败家达人 带球好手 魅力大使 勤劳的小蜜蜂 教育达人 育儿好手 终身成就 最佳版主

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小儿感染疾病传变迅速,寒热虚实错综复杂,但小儿体禀纯阳,生机蓬勃,活力充沛,组织再生和修补的过程较快,且病因比较单纯,疾病过程中情志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相对较少,所以轻病容易治愈,重病若及时诊治,护理得宜,大多数也能获得痊愈。

果清

初 二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妈币
3932  
宝宝生日
2011-09-10 
积分
554 

教育达人

网友推荐中医
留个记号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妈币
1500  
宝宝生日
 
积分
648 
不错的收藏了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妈币
1878  
宝宝生日
2010-03-28 
积分
1517 
留到看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2012年妈网育儿宝典之中医推荐,告别打针输液 ,只要喝点苦唧唧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