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 | 浏览: 5045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爱瑞馨

合作商家

妈币
1349  
宝宝生日
 
积分
560 
楼主
发表于 2017-7-17 10:27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又一起儿童坠楼事件,出事孩子一家住在该小区的32楼,早上孩子的爸爸上班去了,妈妈临时有事出门去了,因孩子当时仍然在熟睡之中,母亲便将门反锁后才出门。没想到,孩子醒来后,妈妈还没有回家,于是到处寻找父母,因门打不开,孩子可能到窗台处喊爸妈时,疑意外失足跌下。
儿童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小到擦破皮,大到失足致死……暑假是儿童意外伤害高发期。大龄儿童以交通意外、溺水等为主,而小年龄的婴幼儿则多是坠楼坠床、烫伤、异物吸入等。
意外坠楼是父母看护不善所致,作为孩子最主要的监护人,父母的保护是孩子最重要的依靠,但是有的父母面对危险,表现得非常危险。

1.jpg


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当然要保护他的安全了。可是保护的度怎么掌握,有时候还真拿捏不好。先来测一测面对危险自己是哪一类父母,再看一看我们是否需要改变。
1、袋鼠型

2.jpg


情景重现
每次妈妈带妞妞出门,牵着手是必须的,即使妞妞和小朋友在小区里玩,妈妈也会在她半径1米之内的地方看着,时不时地提醒妞妞别摔着,有小朋友要碰着妞妞时,她会先把小朋友拉开。所以,妞妞几乎就没摔过、磕过。
形象点评:
这类父母就像袋鼠一样,恨不得把孩子整天装在怀里护着!他们对危险的认识非常深刻,所以会尽可能动用所有的保护措施保护宝宝,但对宝宝的禁令也相对较多。
给袋鼠父母提个醒
孩子是在摔摔打打中成长的。你们的过度保护可能会抑制孩子体验生活的机会和愿望,如果他们单独面对危险,会什么都不敢做。让孩子在安全的前提下自己去体验,才能让他们去主动学习如何应对各种情况。
2、老母鸡型

3.jpg

情景重现
牛牛又跑去玩饮水机了,妈妈看到后,拉着牛牛坐下来,告诉他饮水机是怎么工作的,出水口有冷水和热水之分,如果被热水烫到会有什么结果……看着牛牛飘忽的眼神就知道他完全没有听进去。
形象点评:
讲道理是他们喜欢的教育方式,他们会引经据典地给孩子做个安全演讲,用很长的时间来给孩子解释危险,而忘记了孩子的接受能力。
给老母鸡父母提个醒
他还是个孩子,你的教育演讲再精彩,他也听不懂啊。用尽量少的话给他讲明白道理就可以了。至于长篇大论,先留着,以后再用。
3、大猩猩型

4.jpg

情景重现
眼看着冬冬去拿刀子了,冬爸仍然淡定地坐在沙发上看报纸。冬爸的观点是:“没关系,让他拿吧,被割一下他就知道刀子不是好玩的了。”
形象点评:
大猩猩型父母很相信孩子的能力,所以愿意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自己在旁边看着就行。他们对危险的认识不足,认为父母在旁边看着就能避免意外的发生。
给大猩猩父母提个醒
孩子还小,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危险的,所以不能完全放手,有些禁令还是要给他们下的,要知道,孩子的很多受伤意外都是在大人的眼皮子底下发生的。
4、大马型
  

5.jpg

情景重现
多多很好动,什么都想碰一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爸爸妈妈会放手让他去探索,而有些危险物品或地方,爸爸妈妈是绝对禁止多多接触的,所以,多多很小就知道什么能动,什么不能动。
形象点评:
这个类型的父母给孩子的保护是比较合适的,既最大可能地保护孩子不受伤害,又不是完全束缚住孩子,而是放手让他们去发现世界。
给大马父母提个醒
你们做得很好。教会孩子自己预防危险,才能使他们对危险有正确的认识。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妈币
204826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2771 
确实

Rank: 1

妈币
33  
宝宝生日
2016-03-02 
积分
11 
确实现在很多的父母对宝宝的看管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又现坠楼! 生活中这些父母举止最危险, 有你吗?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