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84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6Rank: 6

妈币
1101  
宝宝生日
2009-02-09 
积分
365 
楼主
发表于 2013-2-10 15:45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孩子怎么都坐不住”“玩起来都不够专心,总是不停的换玩具”这样的情况,在很多宝宝身上都会发生,让父母颇为苦恼。其实,对于自制力还不够成熟的幼儿来说,在这个阶段让他们打到专心致志的境界,确实是有些困难的。不过,好习惯需要从小去培养,更需要在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如何来帮助宝宝提升注意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的建议吧。

  一、单纯的环境
  孩子的心智发展需要刺激,然而现实的环境存在太多不好的刺激,如噪音、杂物等,对思绪仍处混沌期的婴幼儿来说都是干扰。因此,父母应尽可能为孩子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因素,让脑神经专心接受必要的刺激,进行神经分化与连结。
  For 婴儿
  1 婴儿床头不要挂太多的玩具,刺激太多反而显得有些乱,不如单纯挂一种玩具,过一段时间再换另一种。
  2 放些轻柔、有节奏的音乐,刺激听觉并陶冶心灵。
  For 幼儿
  1儿童房的色彩不要太复杂,居家环境最好布置单纯柔和的色彩,有助稳定心情。
  2 床铺上不要摆太多玩具娃娃,以免影响入睡心情。
  3不要给孩子太多的玩具,最好一次只给一种。

  二、规律的作息
  规律的作息可协助孩子建立固定的生理时钟,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玩、看书、运动或吃饭,也可减少不适当的行为出现在不适当的时间里。在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之前,需要先规划生活的空间,如吃饭区、图书区或游戏区等,这样孩子才知道在什么地方该做什么事。等生活作息习惯养成之后,父母也更易于观察孩子在何时处于最佳精神状态,以便安排学习活动。
  For 婴儿
  一般而言,婴儿期的睡眠时间较长,而且分散在好几个时段,尤其是新生儿,还没有白天和黑夜的概念。在白天清醒时,不妨趁着换尿布帮婴儿做做运动,拉拉手或动动脚,晚上则尽量简化各种活动,只要开一盏小灯就好,帮孩子逐步建立日夜的观念。
  For 幼儿
  1 不论睡觉、起床,还是吃饭、洗澡、玩耍,都应定时(偶尔可有些弹性),以减少孩子的混乱感。
  2 即使大人用餐时间与小孩不同,仍可在大人用餐时让孩子坐在餐椅上吃点点心,感受大人用餐气氛,并逐渐熟悉时间与规矩。
  3 不要同一段时间内做不同的事,以免孩子分心。

  三、均衡的营养
  脑部的神经发育以均衡的营养为基础,各种营养素都有其作用,不宜过分摄取某项单一养分,因为许多营养成分之间有密切的相互作用,最好的方式就是均衡摄取。
  For 婴儿
  1 母乳是婴儿最佳的营养来源,而妈妈务必注意均衡摄取营养,才能更好地满足婴儿的需求。
  2 制作辅食时尽量选用新鲜食材,减少调味料的使用。
  For 幼儿
  1慢慢跟着吃成人食物,应把握每日均衡摄取六大类食物,包含五谷根茎类、蔬菜类、水果类、蛋豆鱼肉类、奶类及油脂类食物。
  2 避免食用含有咖啡因的食品,因为咖啡因会引起亢奋,让幼儿躁动不安,通常含有咖啡因的食物不只是咖啡,奶茶、可乐、巧克力等都含有咖啡因。

  四、足够的睡眠
  睡得好、精神好,情绪才稳定,白天时才有良好注意力!尤其是婴幼儿,在睡眠中仍在进行学习与认知,而且睡眠期中有50%的睡眠时间为快速动眼期,这正是婴幼儿重组信息所不可或缺的时间,因此,务必要让婴幼儿拥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
  For 婴儿
  婴儿期的睡眠时间较长,但却分为好几段进行,偶尔会睡过头而没有醒来喝奶,有的父母因担心孩子少喝奶影响健康而唤醒孩子。其实婴儿的睡比吃更重要,如果孩子饿了,自然会醒来喝奶,不必刻意唤醒孩子。
  For 幼儿
  如果幼儿白天睡得太多,晚上就难以入睡,难免连带影响大人的睡眠质量,这时就必须调整孩子白天的活动,让孩子多活动,以减少睡眠时间,晚上则加强营造睡觉气氛,协助孩子入睡。

  五、尊重孩子的步调
  孩子的能力发展不尽相同,很多时候父母也未必了解孩子发展到何种地步,这时不妨多观察孩子的表现,如果明显看出是孩子所喜欢的活动,就让他玩久一点,这正是他展现注意力的时候。另外,视孩子的发展速度调整教养步伐,毕竟小孩子的动作还不灵活,本来就很难跟上大人的脚步,与其催促他,倒不如放慢我们自己的脚步。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爱娃娃周老师分享!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