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1 | 浏览: 204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妈币
1273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185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15:25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原来我穿了的,现在又说不需要了。

搞不懂了。

姐妹们,你们还穿不穿?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妈币
1273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1850 
辐射的危害:

辐射源集中的环境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人,容易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体虚乏力、免疫力低下等,其癌细胞的生长速度比正常人快二十四倍。

  辐射离我们有多远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辐射无处不在!

  家用电器:电视、电冰箱、空调、微波炉、吸尘器等

  办公设备:手机、电脑、复印机、电子仪器、医疗设备等

  家庭装饰:大理石、复合地板、墙壁纸、涂料等

  周边环境:高压线、变电站、电视(广播)信号发射塔等

  自然环境:太阳黑子等

  一个健康的人可以抵挡短暂的5000R负荷,但仅700R的剂量都足以使一个健康的人受到致命的威胁,但每个人的身体抵抗能力不同,每个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一般受到电磁辐射污染会引起头疼、失眠、心率不齐等中枢神经的问题。同时,对于有些人的眼睛可能产生影响,出现视力下降、皮肤病等现象,重的还有可能致癌。对于孕妇可能导致流产,安装了心脏起博器的老人尤其要注意。同时,不同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年龄段对电磁辐射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即使在超标环境下,也不意味着所有人都会得病,因此大可不必对电磁辐射“草木皆兵”。但是,对老人、儿童、孕妇或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对电磁辐射敏感人群及长期在超剂量电磁辐射环境中工作的人应采取防患措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妈币
1273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1850 
辐射这么强,到底穿不穿?

Rank: 12Rank: 12Rank: 12

妈币
582  
宝宝生日
2007-09-29 
积分
886 
其实穿了有没有效果也没人知道,只不过穿了图个心理安慰,免得想东想西,所以,还是穿吧。

Rank: 3Rank: 3

妈币
152  
宝宝生日
 
积分
61 
中央台有个节目为防辐射服专门调查过。说穿上比不穿更吸收辐射。
不过都是图个心理安慰。还是买的比较多

Rank: 4

妈币
341  
宝宝生日
 
积分
131 
我感觉就是一个嚼头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币
5108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4398 
我觉得吧,不用穿,穿了辐射更严重~平时用耳机打电话,不吹头发,没事的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币
5108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4398 
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辐射,你睡觉的时候还不是被辐射着。但是睡觉的时候谁穿了啊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币
5108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4398 
重要的是每日的清洗吧。
因为辐射的尘埃会囤积的,你如果每天对到电脑回来不洗脸,我觉得那个辐射还大一些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币
5108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4398 
所以我都叮嘱我那些孕妇朋友,一天在忙再累,回家洗脸洗澡是必不可少的

Rank: 4

妈币
297  
宝宝生日
 
积分
121 
我觉得宜微说的有道理,尘埃很恼火,还是要注意洗脸。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怀孕到底要不要穿防辐射衣服嘛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