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宝贝。除了关心孩子身体健康之外,家长最应该关心孩子什么呢? 我觉得是孩子人格的形成。什么是“人格”?就是做一个人应该具有的品格。 儿童可塑性都很强,就像一棵小树苗一样,如果精心培育它们,它们便可以成长为参天大树;如果不注意施肥杀虫,那么就会变成一棵病树。 如今社会很复杂,孩子多多少少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邻居小孩玲玲才5岁多,有一天问爷爷:“你怎么还不死?”家人问:“你为什么这样对爷爷说?”玲玲说:“生和死都一样。”难道玲玲真不知道“死”意味着什么吗?据说玲玲四岁多的时候有一个惊人之举:一天,玲玲忽然不见了,急得家人到处去找,都没有找着,结果玲玲藏在家中柜子里,出来后说:“我要你们尝尝失去的滋味!”玲玲似乎懂事得太早,但做事的出发点却并不善良。这是为什么? 教育部大概发现了这些问题,最近订立了“儿童成长新标准”,其中之一就是“四岁学会体会父母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辛劳”。也就是要求小孩从小具备孝心、爱心,为别人着想。 现在的儿童不缺关爱,缺的是如何关心别人。好品格需要后天的教育,要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就应该对孩子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我听说重庆龙湖水晶郦城有一个幼儿国学培训基地,叫“围芦教育”,是专门培养儿童传统美德的,可以去问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