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2 | 浏览: 1463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2Rank: 12Rank: 12

妈币
1843  
宝宝生日
1912-01-01 
积分
795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10:48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现在就是喜欢看这些,了解了才好选择顺或剖。
不喜欢的绕道,我第1楼不发

Rank: 12Rank: 12Rank: 12

妈币
1843  
宝宝生日
1912-01-01 
积分
795 
为什么要进行“侧切”?
  由于初产妇会阴较紧,对胎儿娩出阻力较大,有时可发生严重外伤。必要而适时地切开会阴既有利于胎儿的娩出,还可防止因会阴的创伤所造成的盆底松驰等后遗症。切开的伤口边缘齐整,较裂伤易于对合,愈合也较好。如果能及时做会阴切开术,那就不会发生产后尿失禁等后遗症,而且对产妇和胎儿都会有好处。

哪些产妇需要侧切?
  1、会阴弹性差、口狭小或会阴部有炎症、水肿等情况,估计胎儿娩出时难免会发生会阴部严重的撕裂。
  2、胎儿较大,胎头位置不正,再加上产力不强,胎头被阻于会阴。
  3、35岁以上的高龄产妇,或者合并有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高危妊娠时,为了减少产妇的体力消耗,缩短产程,减少分娩对母婴的威胁,当胎头下降到会阴部时,就要做会阴切开术了。
  4、子宫口已开全,胎头较低,但是胎儿有明显的缺氧现象,胎儿的心率发生异常变化,或心跳节律不匀,并且羊水混浊或混有胎便。
  5、借助产钳助产时。

Rank: 12Rank: 12Rank: 12

妈币
1843  
宝宝生日
1912-01-01 
积分
795 
手术过程

 第一步、麻醉:取膀胱截石位,采用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较小的会阴切开,局部浸润即可。
  术者以一手的食、中二指在阴道内触摸坐骨棘,另一手持接上20~22号长针头的针筒,由坐骨结节与肛门联线中位处皮肤刺入,先作一皮丘。然后向坐骨棘方向进针,直达其内下方,注入0.5%~1%奴夫卡因溶液10ml,再向切口周围皮肤、皮下组织及肌层作扇形浸润麻醉。必要时可从阴道内进针,较易达到坐骨棘。

未命名.jpg



Rank: 12Rank: 12Rank: 12

妈币
1843  
宝宝生日
1912-01-01 
积分
795 
第三步、缝合:用左手两指分开阴道,找到切口创缘的顶端上约0.5cm处开始缝合。先将阴道粘膜及粘膜下组织以0号铬制肠线作连续“锁边”缝合或间断缝合至阴道口(以处女膜为标志)然后将深部组织作2~3层间断缝合,最后用丝线缝皮或用肠线作皮内连续缝合(图75~77)。缝合注意将组织对齐,不要过紧但不能留有死腔,以免出血或形成血肿。

未命名.jpg


Rank: 4

妈币
229  
宝宝生日
 
积分
115 
仅这么看看就觉得好恐怖
小雨

高 三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币
6676  
宝宝生日
2011-07-24 
积分
2946 
反正都要1刀,看幺儿的意愿吧
余泽雨

大 专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币
12703  
宝宝生日
2010-03-25 
积分
4420 
看不清,看不懂

Rank: 12Rank: 12Rank: 12

妈币
2590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953 
其实现在切的越来越少了。

我娃儿生下来7斤多都没有侧切。反正不管切不切最后都要缝针的,因为不切的话浪个都要遭撕裂。缝针才叫真正的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7027  
宝宝生日
 
积分
2616 

光荣球手

唉,都是要痛的。。。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币
9303  
宝宝生日
2011-10-22 
积分
4772 
我缝针时喊打麻药,医生说打了没有,还是麻醉不了,结果是忍痛逢了3层,你想哈有好多针,痛啊。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币
9444  
宝宝生日
 
积分
5385 

光荣球手 情系雅安

为了幺儿一切罪我都愿意承受,只要宝贝健康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图解会阴侧切手术的全程,想了解的进来看。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