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155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妈币
21717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9164 

妈网手机达人 重庆通

楼主
发表于 2012-6-15 14:3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导读】咿呀学语—是宝宝说话的前奏。咿呀应答,父母应积极回应宝宝,使宝宝得到交往的快乐,萌发出最初的交流欲望。

      所谓的“咿呀学语”是指我们在口语中能找到的并带有重复音节的发音。宝宝说话还要具备能辨别声音的来源、认识熟悉的人或物、有模仿成人说话声音的倾向以及能发出各种声音等条件,只有当宝宝具备了这些条件,说话才犹如跨过第一步一样,这是语言发育过程的一个重大突破。
  宝宝与父母最初是用哭声和笑声来沟通的;到4~8个月是用咿呀语和简单的手动作,如摇摆、拍打等与父母进行有意识的交流;快12个月时,宝宝开始进入说话的萌芽阶段,开始学着用单音词和动作、表情与父母进行交流。
  0~1岁是宝宝语言发育的准备阶段,在此阶段宝宝将获得前语言感知能力、前语言发育能力、前语言交际能力。宝宝此时虽然不会说话,但并不意味着听不懂,所以,要想宝宝成为“神童”就要和宝宝多说话,家人与宝宝说话可以促进宝宝尽早开口说话,激发宝宝开口说话的愿望。
  重复语句,可以提高宝宝对语音的听觉分化能力,促进宝宝在大脑皮层上建立起词语与事物的对应关系,逐渐在头脑中形成词语表象,储存词语信息。这种方法有助于宝宝语言交往能力的萌发。当宝宝大一点,开始试着模仿发音时,父母一定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既可以用动作也可以用语言,让宝宝产生愉快的情绪,愿意开口,愿意向父母发音和对话。
  2~3个月时,宝宝会发出咯咯笑声,还会自发地发出咿呀声。父母应以同样的声音积极应答回应宝宝,也可以用单个词语与宝宝说话,使宝宝感受到亲人的鼓励与支持,得到交往的快乐,从被动转为主动,喜欢和父母进行“咿呀应答”游戏,萌发出最初的交流欲望。在充满父母关爱的情感氛围里和语言的刺激交流下促进宝宝的语言中枢神经。
  5~6个月时,父母除了要用赞许的眼神、夸张的语气表示自己的欣喜之情。还可以抚摸宝宝身体的各个部位,让宝宝感知脸部器官、身体部位名称和对应的语言声音之间的联系,如:摸到眼睛,就对宝宝说“眼睛,这是宝宝的眼睛”。宝宝不断接受语音和发音的刺激,促进自我意识和记忆力的发展。
  爱心提醒
  在宝宝学说话的初期,要让宝宝不断接受语音和发音的刺激,父母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既可以用动作也可以用语言,让宝宝产生愉快的情绪,乐意开口与父母交流。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咿呀学语是宝宝说话的前奏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