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 | 浏览: 797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3034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2612 
楼主
发表于 2012-5-8 09:08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祖传手艺,一双叫价20元,4天卖出4双 打草鞋卖是不想给儿子添负担

1.jpg


      她,与世上所有的母亲一样,有一颗爱子之心,即使不再年轻了,那颗心也不曾糊涂,她想多做点事,令儿孙们少担待点,于是,在熙熙攘攘的街头便出现了这样一幕,一个八旬老人,佝偻着背,背着竹篓,拄着拐棍,沿街叫卖草鞋。老人说,她想卖几双草鞋做回家的路费。

独角戏:拄拐沿街叫卖


    遇见老人是5月2日下午5点左右,在鹅岭地铁站外,老婆婆左手拿着一双草鞋,右手拄着拐棍,独自沿街叫卖,“草鞋,买一双吧,透气,好走路”。
    她,1.3米的个子,头发泛白,身着一件青色外套,脚穿一双布鞋,佝偻成60度的身体,背上还背着一个小背篓,里面装着几双草鞋。虽然握有拐棍,但她的步伐还是蹒跚。
    这一幕,让不少市民驻足,打望片刻。不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没人上前照顾老人的生意。老人感觉自己唱了一场独角戏,索性在路边找个位置坐下来歇息。其实老人的草鞋做得挺结实,为了买家穿着舒服,她还用布料将鞋子裹了一遍。
    老人叫刘兴芝,今年80岁,家住铜梁南城街道巴岳村。4月30日,因与邻居闹了点小矛盾,她乘车来到儿子家小住几日散心,闲不住的她便出来卖自己的草鞋。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3034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2612 
小算盘:卖鞋挣钱回家


    负气离家,老人仍不忘带上自己打好的17双草鞋,老人悄悄告诉记者,这是她的秘密,每次来主城她都会背点自己打好的草鞋来卖,这样可以挣点回家的路费。
    老人介绍,她有两儿两女,其中三人在北方打工,大儿子20年前来主城打工,并在主城安了家。她说,她不想在大儿子家常住,怕给儿子添麻烦。
    于是,每当想起大儿子和孙女,或者在老家受了邻居的气,她就会背上一些时令蔬菜、水果或者干胡豆、豌豆等,当然还有她打的草鞋,独自坐车到菜园坝,然后慢慢步行到鹅岭——大儿子的家。
    “为何不让儿子去接你?”老人解释说,她以前常来,能找着回家的路。随后,老人笑着称,如果叫儿子去车站接她,岂不是要事前通知他,“哪有妈妈走儿子家还得事前打报告的?”“以前用大背篓,现在只能换成小的了”,老人有点伤感地说,“没办法,人老了”。


    老手艺:祖传打草鞋法


    老人还说,打草鞋的手艺是祖传的,年轻时便会。近几年,由于岁数大了,她一天最多只能打一双草鞋。路过的市民纷纷赞叹老人打草鞋的手艺不错,市民李大爷掏了15元买了一双,称夏天穿草鞋凉快,还不会长湿疹。
    为何一双草鞋喊价20元,老人称,现在的人太精明,若喊价低了,有些人还是要再压价,最后卖价就太低了。5年前,在磁器口,老人喊价10元一双,最后一个商铺的老板以8元一双的价格买了她全部草鞋,一共有20多双。“可转眼间,店家转手喊价30元一双”,老人说,这让她觉得有点不是滋味,“我辛苦打的草鞋,挣的钱比他少得多,唉……”
    自那以后,老人不再“批发”卖草鞋了。“来了主城,麻将不会打,舞也不会跳,视力、听力下降,电视看不了”,老人说出门卖草鞋,就当练练脚力,解解闷儿,顺便挣点钱当回家的盘缠,“儿子也可以少给我零花钱”。
    老人说,她在鹅岭附近叫卖了四天,一共卖出去4双草鞋,“剩下13双,我得赶紧卖完,不然来不及回老家收干胡豆了,我想送点给儿子吃”。


    真动机:为孙女挣零花钱
    记者采访了解到,其实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刘兴芝老婆婆就开始卖草鞋了。她的大儿子卢先生说,当时他的女儿在老家读幼儿园,刘兴芝因为宠爱孙女,要给孙女买爱吃的零食、玩具,刘兴芝便重拾老手艺,又开始打起了草鞋,然后拿去镇上卖。“有时候生意不好,母亲凑够一两百双,直接背到主城来,批发给石桥铺的一个商铺”,卢先生回忆说。
    随着年岁的增长,老人的精力也减弱,打草鞋的数量也减少了。近5年,刘兴芝每次来主城看大儿子,一般只带20双左右的草鞋。如果一次不能卖完,下次来时接着卖。卢先生介绍,他曾劝母亲不要再卖草鞋了,“但母亲在家总是闲不住,看着她天天对着电视打瞌睡,我也挺心疼的”,最后,母子之间达成了口头协议:允许老人在鹅岭附近一带“活动”。
    卢先生说,挣路费一事,母亲从未跟他说过,每次母亲回家,他都想拿钱,但母亲总是以“身上有钱”拒绝了。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3034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2612 
声音    儿子:母亲每次来,恨不得把东西都搬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刘兴芝老人三个在北方打工的儿女收入都不错,都在老家买了房,大儿子虽然在主城租房住,但工作稳定。这和她自己一直强调“我不缺钱用,儿子和女儿每年都给零花钱”的说法一致。
    虽然子女孝顺,她也衣食无忧,但她很节约,总是为儿女着想,把钱存起来,“作为我百年之后的开销,不想给儿子增加负担”。
    卢先生说,老人到他家来,恨不得把老家能带的蔬菜水果都搬来。“母亲好强,每次来都不让我知道,不让我去接她”,卢先生说,一背篓的东西,母亲会慢慢驮到他家。两年前的一次,老人又背着一背篓菜来,在菜园坝下了车,爬坡去儿子家,“走到半路,母亲实在背不动了,好心的路人帮她给我打了个电话”,说起这个事,卢先生声音哽咽了,当时她背了几个老南瓜,在“埋怨”老母亲的同时,他心里感动万分。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3034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2612 
我心里忍不住一阵的心酸,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拄拐卖草鞋 铜梁八旬老太自挣路费(图)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