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2-3-7
- 帖子
- 66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81
- 精华
- 0
- UID
- 7559737
 
- 妈币
- 214
- 宝宝生日
- 2011-05-28
- 积分
- 81
|
GAP恐半途夭折 “资源紧缺、价格过快上涨,品种混乱、假冒伪劣增加,中成药投料缺乏监督,已成威胁中药行业生存的问题。”诸国本说。在中药行业进入工业化生产时代后,这一矛盾尤为突出。
产业化造成的周期性供不应求,一度影响到了药材的品质。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所长王峥涛回忆说,他读博士时,药材收购站还实行统购统销,药材大小、颜色、年份不符合的一律不收。而现在,如此做的企业几乎凤毛麟角。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砍来当柴烧。”骆诗文说,药材采收本有严格年份、时节,不按时节采摘的中药材,跟烂木头并无二样。但现在中药材市场价格起伏很大,遇到价好的年份,农民和采购商都会急着提前采收。
“中药的工业化生产,对原料的质量稳定性要求很高,对有效成分含量、有害成分含量也有明确要求。”李宜平说,为了保证中成药的质量,它需要有稳定而优质的中药材供应源,此前业内一度将希望转向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推广。GAP旨在推动国内中药材种植集约化、规模化和规范化,以及解决中药材行业的标准化问题。
“现在的GAP推广困难重重、进展缓慢。”中药材GAP专家组首席专家周荣汉教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已认证的企业及基地已出现“回潮”。
目前,GAP已正式启动11年,全国总共只认证了51个品种,59家企业,以及66处中药材生产基地。而中国常用的大宗中药材品种约有360种——这意味着按目前速度,完成这项工作至少还需60年。
“药企有一大堆苦水可吐:中药材价格高了,成药价却不能高。”诸国本说。医院、药店等中药材的零售终端在采购时只认价格,已认证的药企和种植基地在中药材质量品质上的投入很难获得回报。“过去管医院,我曾提议说三甲医院能不能用一级饮片,他们拒绝的理由就是‘药价不跟我们配合’。”
“好的原材料,体现不出价格来,企业很难有积极性。”汇仁集团饮片公司经理肖建国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