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孩子暑假要做的100件事儿:开睡衣晚会、去野营、去远航、去探索基地、去旅行、去拜访别人、去图书馆、烤饼干、带着微笑做家务、写首诗、做个艺术品……"其中第100条点睛之笔是:玩得开心!你的孩子暑假要做些什么?音乐培训班、钢琴培训班、奥数培训班、游泳培训班、舞蹈培训班、英语......培训班......发现区别了吗?我告诉你区别大了,我们的孩子到底在忙啥?…培训班?…“不上培训班,成绩不能提高,孩子没人看管到处游玩、瞎逛,让人担心。”这应该代表了多数家长的心声吧,真实情况到底怎样这不得而知,但唯一知道的就是孩子活得真累!
在学校,老师每天安排的作业要拿回家加班加点的完成;放学后,孩子们第一件事儿不是往家里赶,而是被家长带领着来到所谓的“前途、未来”--培训班。本来应是快乐的童年,却被无形的枷锁束缚着。“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却成了家长冠冕堂皇的借口。小小的年纪,稚嫩的肩膀,能承受得了多少压力和责任。
在我们的记忆力,暑假应该是最让人期待的假期,时间长、乐趣多。但近年来却被扭曲为“书假”。好不容易熬到了暑假,本想趁着假期好好放松放松:“暑假里,除了平时的奥数、英语、围棋和美术四个班要坚持上,妈妈还打算给我报个游泳班。”小学一年级学生李彤撅着嘴,一脸愁苦的说,暑假要上5个补习班、兴趣班。“一想到要上这么多的补习班,真不愿意过暑假。”是谁剥夺了孩子应有的快乐和幸福?难道单单只是家庭的畸形教育吗?“李彤的情况在全国其他学校也很普遍。”资深教师王诗文说,近60个学生的班级里,近九成的学生在暑假被报名参加了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
中国的孩子真苦、真累、真不幸,没了快乐的童年,也没了自己的空间,更没了属于自己的自由,有的,却只是傀儡式的活着。暑假,一个是在非在的假期,是多少孩子所期待的,但却离得他们好远好远,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取而代之的却是一个又一个“第三学期”。 小编不予否认父母都是疼爱自己孩子的,那么对于爱的表达,你们何不改变自身观念,不将考上重点院校作为衡量孩子唯一出路来进行规划,而是在孩子的日常自由发展中给以正确引导而不是强制呢?也呼吁我们的教育机构努力改变我国教育的"向分看"、尊崇升学率的考核体系,一切请为学生着想。 摘抄于锄禾家长网,查看原文请到http://t.cn/zWIHBs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