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蕾乖乖 于 2011-9-15 13:22 编辑
一个绝不肯回头的孤绝背影
这个胤禛的背影在若曦去世前便渐入梦来,那是因为若曦还有未完的话要跟胤禛说。为解释那个误会,为想知道你还是爱我的吗?为想知道为什么你竟然恨我至此?!竟然连送别的一面也没有:“车轮滚滚,我离他越来越远了。按耐半晌终究没有忍住,掀起帘子向外望去,内心求道,让我再见你一面,就一面!”
就为这一面,若曦等了多少天?难道仅仅是临终那三天?是日日盼君至!她心中最惦记的是:“不知你此时,可还怨我恨我?恼我怒我?”终于她等不到了:只有一个绝不肯回头的孤绝背影越发清楚。心中盈满的仍是胤禛的记恨。为什么至死你都不肯原谅我?无奈耐河桥上催魂声声,我就只能孤单寂寞地离去,带不走一丝人间的爱恋。带走的是你的恨,留下的却是我的爱。何其遗憾?所以这一面的意义于若曦远远重于胤禛。她永远没能听到爱人的那声:我爱你。
这无疑是书中最冷酷和残忍的一笔。因为事实上胤禛并不恨她,只是不能见,不能说。难道要我说没有了你,我才能随心所欲的对付政敌?难道要我说你嫁与了十四,篡位之疑不用再起波澜?难道要说长痛不如短痛,免却日后无休止的因爱而痛?我一直在爱着你,从没更改和褪色。这不能向爱人道出的一切,如果你不明白,又教我如何启齿?骗你我不屑,但告诉你我从未恨过你,却为何让你走?对胤禛而言,在明白了若曦从始终不渝的真心后,是否应该为当日的残忍而内疚?理智的决绝是对方一生的遗憾和包袱。这难不是现实的悲哀?大人物与小人物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政治与爱情,选择前者,无可厚非。但那些有着翻云覆雨手的巨人们为什么就不能同情一下不如你睿智,不如你强悍却有着一颗真挚爱心的小人物?手下稍稍留情吧:失去了爱情还要带走终生遗憾?
若曦的早逝使我想起了一部很旧的电影《东方列车谋杀案》。不一样的情节,但有某个部分的类似。其实她付出各钟爱的所有人,何曾不是捅她一刀一刀的凶手。只不过各个伤口深浅不一,致命程度不同而已。而她最后回馈给各人的都是爱,良心的拷问将是对这些人最大的惩罚。因为最后一刀是十四下的手,所以众人都把责备的目光集中到他身上。但我竟有点同情他:他是仇恨胤禛的,他有他卑劣的故意,但他如何能知道若曦眼心中有个一生都无法来得及解释的误会和不甘?他的确是拿出了遗诏,但那绝不是压倒一切的保证。他有横刀夺爱的自私,但他毕竟未经历过痛失至爱的惨烈,他做出的不是推己及人的伤害。他也是真心爱着若曦,但却一直戏假情真,扮演最真挚的角色。即使是戏,也让我演一回好吗:“若曦,如果有来世,你还会记得我吗?但若曦还敢留恋这场悲剧吗?
所以,有了最后的那首诗:不要相见,不要相知,不要相伴,不要相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