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0 | 浏览: 1608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2Rank: 12Rank: 12

妈币
1592  
宝宝生日
 
积分
713 
楼主
发表于 2011-8-25 09:1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我国人均年消费抗生素138克,是美国的10倍,全球第一
  真正需要的人不到20%,重庆等城市药费中抗生素约占30%~40%

  滥用抗生素如何遏制?
  市卫生局:门诊用药不超20%

  一个普通感冒,医生可能给你开“头孢”等高级别的抗生素药,虽然患者表面上好得很快,不过下一次感冒,你必须用这种高档次的药,甚至剂量越来越大。现在,这种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将得到有效遏制!昨日,记者从市卫生局获悉,将重拳出击,从量化、考核等方面严厉整顿滥用抗生素的医疗诟病。

Rank: 12Rank: 12Rank: 12

妈币
1592  
宝宝生日
 
积分
713 
对医院怎么限制 三级医院不超过50种

  市卫生局将按照医院级别进行抗生素药品品种量化管理。即根据拟订标准,三级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50种,二级医院不超过35种,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

  市卫生局相关人士介绍,滥用抗生素与医疗机构品种繁多的抗生素药有很大关系。“在品种上进行限制,即使要用抗生素,医生们也只能在有限的品种里选用。”

Rank: 12Rank: 12Rank: 12

妈币
1592  
宝宝生日
 
积分
713 
对医生怎么限制 考核合格才能开处方

  根据卫生部的要求,抗生素药品在临床上分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3个级别管理。即根据患者病情、抗生素功效,每种抗生素药品有不同等级划分。

  根据抗生素药物的不同级别,再次与医生的处方权挂钩。这就意味着今后并非所有医生都能开抗菌药物。除了要经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并考核合格外,还要明确每个医生的相应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同样是医生,如果这个医生没有取得抗生素药物临床培训合格资格,就无权开抗生素药物处方。如果是一般的医生,无权开出限制使用或特殊使用的抗生素药物处方。

Rank: 12Rank: 12Rank: 12

妈币
1592  
宝宝生日
 
积分
713 
医生违规怎么办 先警告直至取消处方权

  为严格考核,医疗机构将组织专业人员,每个月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并将重点抽查感染科、外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以及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病例。

  根据点评结果,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将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处方权;之后,如果仍连续出现2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将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此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将纳入医院评审、评价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指标体系。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币
1126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3425 
控制这类药是必须的。 不过在管理医生的同时。患者以及还没生病的人也要自觉。否则,到时时吃亏的是个人!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妈币
1458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1315 
现在的医生不用抗生素还会看病,反正我是不信

Rank: 12Rank: 12Rank: 12

妈币
1651  
宝宝生日
 
积分
741 
治标不治本。不斩断医生处方回扣的利益链,这些起得了什么用。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妈币
1976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1714 
终于盼到这一天啦!下一步 看看执行力度了。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妈币
2010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1547 
支持。。小娃儿吃多了不好啊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币
7017  
宝宝生日
2010-4-30 
积分
4177 
也要当妈的自己能扛得住,有些人娃儿一生病马上去医院,恨不得马上豆好,只有用抗生素了噻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之前起码80%以上的医院诊所都滥用抗生素,重庆现在开始整顿了,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