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6 | 浏览: 878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妈币
6071  
宝宝生日
2009-02-08 
积分
2186 

重庆通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13:3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5月7日(周六)上午9:30点,重庆五洲女子医院每周孕妈大学课堂准时开课了,本周课程由五洲女子医院总护士长蒋天桂主讲,主题是《科学坐月子》。



护士长主要从产后护理、坐月子的生活起居、坐月子的个人卫生、月子里的饮食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产后护理

  1、产后24小时需卧床休息
  产妇因分娩时大量用力,产后非常疲惫,建议24小时内卧床休息,之后在室内适量活动,早期活动可促进恶露畅流,有利于子宫复原,大、小便畅道,并可能防止盆腔或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但还是应该保证充分的睡眠和休息,特别不能从事任何重体力劳动,以免发生子宫脱垂。

  2、产后饮食的重要性
  产后的饮食也十分重要,第一日可吃清淡易消化食物。饮食以富于营养,保持足够热量为原则,不应偏食。哺乳妈妈更应多吃高蛋白和汤汁食物,并适当补充维生素和铁剂。同时,产妇可适量饮用红糖水,红糖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3、产后尽早自解小便。
  产后尿量增多,应尽早自解小便,以免胀大的膀胱妨碍子宫收缩。若产后6~8小时仍未能自解小便,产后子宫底高达脐以上水平,或在宫底下方扪到有囊性块物的上界,均表明有尿潴留。

  4、产后易便秘
  产后因卧床休息,肠蠕动减弱,加以会阴部伤口疼痛,常有便秘。便秘时应多服多含纤维素较多的菠菜及水果或用开塞露、肥皂水灌肠、有痔疮者更应防止便秘。

  5、产后及时哺乳
  产后半小时开始哺乳,如乳头乳晕有垢,应先且热肥皂水及清水洗净,以后每次哺乳前后均用温毛巾擦乳头和乳房。


                         坐月子的生活起居

  1、合理饮食
  2、身体状况允许,及早开始适量运动。
  3、适时、适量看电视,或阅读等。
  4、天气宜人,身体允许,可外出(家附近),避免风直吹。

                         坐月子的个人卫生

  1、坚持刷牙,可用软毛牙刷,温水。
  2、洗头梳头,洗后立即吹干。
  3、洗澡,3天擦浴,1周淋浴(剖腹产根据伤口情况或延长)。
  4、性生活,产后2个月内应避免性生活。

                          月子里的饮食特点

  1、增加餐饮(三主三副)。
  2、食物干稀搭配。
  3、荤素搭配,避免偏食。
  4、清淡适宜。
  5、各种活血食品要适度。

以上就是我们本期孕妈课程的主要内容,欢迎准妈妈们下周周六准时来参加孕课程《孕期合理用药与疑问解答》


小宝

幼中班

Rank: 2

妈币
83  
宝宝生日
 
积分
32 
进来学习学习一下

点评

guolina1982  .中国传承国际助孕中心,提供试管代`孕,捐精捐卵,选男女,包成功,包出生,微信/电话:13068809555  发表于 2017-8-8 08:13
jenney717  .中国传承国际助孕中心,提供试管代`孕,捐精捐卵,选男女,包成功,包出生,微信/电话:13068809555  发表于 2017-8-7 06:16
秋比特了  .中国传承国际助孕中心,提供试管代`孕,捐精捐卵,选男女,包成功,包出生,微信/电话:13068809555  发表于 2017-7-30 22:50
晟宝宝妈  .中国传承国际助孕中心,提供试管代`孕,捐精捐卵,选男女,包成功,包出生,微信/电话:13068809555  发表于 2017-7-28 14:18

妈币
3205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1037 

重庆通

关注一下~
宝气

幼中班

Rank: 2

妈币
89  
宝宝生日
 
积分
35 
进来逛逛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科学坐月子的注意事项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