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 | 浏览: 1291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9Rank: 9Rank: 9

妈币
1111  
宝宝生日
 
积分
42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14:0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中国家庭从1978年施行计划生育以后,“独生子女”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家庭模式。很多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习惯用眼神寻找父母,并经常以“我不会”为理由来逃避挫折。根据我的工作经验,不少5-6岁的独生子女非常自我、不懂得妥协礼让。在往后漫长的集体学习阶段中,这些交际沟通缺陷会令一部分孩子开始变得孤僻、胆怯,甚至自卑。
我国卫生部门在2007年的调查显示,近3成的中学生在生活中出现焦虑、抑郁等困顿表征。因此,在幼儿时期开设情商课,显得尤为必要。
       目前准备在全市推行的幼儿情商课分为“热爱生命”、“情绪管理”,以及“社会交往”三大部分。比如在“热爱生命”的主题课程中,老师要求每位孩子与一只生鸡蛋生活一周,期间必须与之形影不离,且不能打破。为防止孩子偷懒,家长、邻居、朋友都可成为监督人,并在跟踪表格上签名。一周后,当孩子带着鸡蛋回到课堂,老师在检查结果的同时,还会予以引导:“一只鸡蛋象征着一个生命,它非常脆弱,破掉了就永远不会回来。所以要学会珍爱生命。”
又比如在“情绪管理”课程中,老师会表现出被某人激怒的“非常状态”,让孩子们替他选择该怎么办。当“不理他”、“打他”等答案纷纷脱口而出后,老师会示范盛怒状态下的正确选择——停下来,离开。这种模拟情景会在孩子的潜意识中构成一种示范,在他们日后遇到类似冲突时,会效仿处理。


       除此之外,“社会交往”课程则是帮助孩子学会运用肢体语言。每次上课时,大家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与伙伴握手、拥抱、并彼此赞美,然后通过对方的语言、表情等,做出下一步的回馈,比如微笑。
事实上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情商教育已然根植到人们的意识中,并潜移默化传递给后代。比如,一个5岁的男孩无意中打破了杯子,第一反应就是“补偿”。他会通过“主动申请陪伴邻家孩子玩耍”等方式,赚取一定的费用,弥补自己的过失。
幼儿园情商课的开设,目的并不是单纯解决儿童的心理问题。它更像一针疫苗,将那些有可能形成的极端性格,扼杀在萌芽之中。

Rank: 4

妈币
277  
宝宝生日
2007-08-02 
积分
118 
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我真的觉得情商教育非常的重要

Rank: 4

妈币
277  
宝宝生日
2007-08-02 
积分
118 
顶一下!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幼儿园到底要不要开情商课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