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4 | 浏览: 1126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77733  
宝宝生日
2008-01-15 
积分
17061 

育才女神 妈网手机达人 潮宝妹妹 元素控 地道好吃狗 魅力大使 模范夫妻 勤劳的小蜜蜂 荣誉骑士 特殊贡献 玩乐潮人 教育达人 育儿好手 终身成就 最佳版主 美呋俱乐部 美食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20:3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风寒咳嗽
1.生姜红糖大蒜汤:宝宝患风寒感冒时,喝温热的生姜红糖水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如果宝宝同时还伴有咳嗽,可以在生姜红糖水里再加2~3瓣大蒜头,一起煮用小火煮10分钟,把蒜头的辣味煮掉,宝宝就愿意喝了。
2.蒸花椒冰糖梨:梨1个,洗净,靠柄部横断切开,去核后放20粒花椒、2粒冰糖,把梨上部拼对好,放入碗里,上锅蒸半小时左右即可。一个梨可以分两次吃完。这对治疗风寒咳嗽效果非常明显。
3.萝卜葱白汤:萝卜1个、葱白6克、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剩一碗汤。
4.红糖姜枣汤: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以水三碗煎至过半,顿服,服后出微汗即愈。
5.白萝卜蜂蜜:大白萝卜1个、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黄2克。将萝卜洗净切片,放入碗内,倒入蜂蜜、白胡椒、麻黄等共蒸半小时,趁热顿服,卧床见汗即愈。治风寒咳嗽。
6.玉米须橘皮:玉米须、橘皮各适量,加水煎,日服2次。能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和痰多。
  风热咳嗽
1.川贝冰糖梨:梨洗净,靠柄部横断切开,去核后放入2~3粒冰糖、5~6粒川贝,川贝要敲碎成末。把梨上部拼对好,可以用牙签插紧,放入碗中,上锅蒸30分钟左右即可。分2次吃,有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2.煮萝卜水:白萝卜洗净,切4~5薄片,放入小锅内,加大半碗水,放火上烧开后,改小火煮5分钟,即可。对风热咳嗽、鼻干咽燥、干咳少痰的效果良好。
贴心提醒:此汤对2岁内的宝宝特别好。宝宝单喝白萝卜水,就能起到顺气、化痰、止咳、消食、健胃、清热、生津的作用,一天可以喝2~3次。
3.梨子:性凉,味甘,能清热化痰,热咳者宜之。民间常将一个梨削皮后,将梨核掏出,放人川贝粉1~3克,隔水炖食,每日2次。
4.罗汉果:清肺止咳,肺热咳嗽和风热咳嗽者宜服。用罗汉果1个,柿饼15克,水煎服食。
5.枇杷:性凉,味甘,能润肺化痰止咳,适宜热咳吐黄脓痰的宝宝。
6.西瓜:夏天宝宝有风热咳嗽时,可多给他吃西瓜,西瓜能治一切热症。
7.荸荠:将2~3只荸荠去皮,切成薄片,放入锅中,加一碗水,在火上烧5分钟即可。给宝宝喝荸荠水,能化痰、清热,对热性咳嗽吐脓痰者效果好。
8.冬瓜煨汤、炒丝瓜、炒藕片、炒苦瓜,同样可以起到消除内热、祛火止咳的作用。
中医提醒:辛辣、容易上火的食物应禁止食用,如羊肉、狗肉、乌骨鸡、桂圆肉、荔枝、核桃仁、辣椒、樱桃、蚕蛹等。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妈币
6299  
宝宝生日
2010-06-13 
积分
9237 

Medal No.1

好东西,收藏了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币
2575  
宝宝生日
2009-04-27 
积分
5416 
收藏~~~~~~~~~

Rank: 12Rank: 12Rank: 12

妈币
917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797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饮食调理宝宝冷热咳嗽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