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教授又来重庆了 时间:2010年10月30日9:30-16:30 地点:欧瑞锦江大酒店四楼桂殿厅 主题:从自然型父母到教练型家长 主讲:齐大辉 票价:280元/人(丹佛龙会员9折优惠) 订票地址:丹佛龙儿童乐园 订票热线:67897678 15808042988 (重庆主城区送票上门)
齐大辉简介:中国关心下一代家长教育工程专家 中关委(北京)教育科技中心副主任 中国家长教育研究所所长 首都经贸大学华侨学院副院长 美国玛赫西管理大学教授 清华大学客座教授 图为:齐大辉教授于2010年9月18日在重庆丹佛龙父母课堂授课
图为:齐大辉教授于2010年9月18日在重庆丹佛龙父母课堂授课
当父母热衷为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的时候,他主张家长才是最需要学习的群体!当父母对孩子说“你真棒”的时候,他建议应该对孩子说“你真努力”!他就是中国关心下一代家长教育工程专家齐大辉教授!他说,我国的家长教育这一课严重缺失,我国家长教育子女常处于“三无”状态:“无知”(无知识储备)、“无法”(无科学教育方法)、“无奈”(力不从心,无可奈何)。此刻,他要告诉爸爸妈妈们:“父母不等于家长!孩子是因你而来,但不是为你而来!自然型父母应该向教练型家长转型!”
齐大辉: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使人聪慧,更要使人高尚!
齐大辉:中国关心下一代家长教育工程专家,中关委(北京)教育科技中心副主任,中国家长教育研究所所长,首都经贸大学华侨学院副院长,美国玛赫西管理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客座教授。
他呼吁—— 国民素质从娃娃抓起,娃娃素质从家长抓起 在49年的传奇生涯中,齐大辉教授在国内度过了30年、香港4年、美国15年,其间曾经是政府官员、做过工程师、记者、国际贸易、美国律师行中国事务顾问、大学教授等多种职业。独特的经历造就了独特的齐大辉!他用工学原理解决社会学的问题,以子女教育为切入点,以家长教育为突破口,以学校、社区及单位为平台,以家校区协同教育为模式,将成年人的素质教育和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通过八年的实验,摸索并孵化出一套源于实践、行之有效的家长教育工程操作模式。 身为家长教育专家的齐大辉教授,除了能从教育之外看教育,更擅长归纳总结,将教育形象化、生活化、可操作化。曾经在美国,对于那些外语不好的华人,他总结出“一黑一白走天下,70,80,90看世界”的口诀。说简单点就是见面说HI(黑),离开说BYE(白)。70是Cheese,有了起司不会饿,80则是BUS,知道怎么坐车,90是DRINK,点喝的东西。会叫吃喝,会坐巴士,还会打招呼,当然就不惧怕看世界。 “在美国生活期间,美国的父母教育对我影响很大。非典期间,我开始静下心来梳理自己的思路,写了一篇《论中国家长教育》的文章,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1976年,美国通过了《终身学习法》,父母教育作为其中重要部分,开始被广泛推广。就如明尼苏达州在全州范围内以立法的形式为有小孩家庭的父母提供了一个父母教育计划,参与这项工作的人要取得“父母教育工作者”许可证。 而回到国内,齐大辉教授就发现,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年轻人走上“父母”的岗位,步入漫长的教子育儿之路,这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工作,我们的父母却没有接受任何培训。事实证明,孩子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家长的问题!家长教育是成人成长中的成熟教育!
他倡导——
教育是有原则的,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齐大辉教授的《家长必修课》,“重庆丹佛龙父母学堂”创始人陈琳就有最直观的体会。去年她在清华大学进修时听到齐大辉教授的讲座,课程讲到解决家庭冲突的原则:时间延后,空间分割。 在重庆的一次朋友聚会上,陈琳和好友针对某国学教授的评价发生了激烈争论。在以前,陈琳肯定会争个输赢,但这一次,她想到了“时间延后,空间分割”方法。时间延后,不说话是不是时间就延后了?延后就有思考的空间。空间分割,环境变了,气氛就变了。何不去趟洗手间,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脸,等情绪缓和再出来。过了几分钟,陈琳从洗手间出来,发现自己的态度已经大为改变:应该尊重别人的想法,这样才会增进了解,达成共识。没想到第二天,陈琳的朋友来感谢她,感谢陈琳给她介绍了这么有思想的教授,还主动要求与教授交流,她们的友谊也更加深厚。 丹佛龙儿童乐园的海南银白沙滩对孩子吸引力很大,玩到高兴时,孩子会不小心将沙子洒到其他小朋友身上,小朋友之间都觉得这是在做游戏(即使沙弄在眼里,用水冲冲都会没事),但现场的妈妈们认为很危险,互相指责。在反斗乐园内,家长不会主动引导宝贝与小朋友一起玩耍,分享好玩的玩具。齐教授认为: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会影响孩子独立自强人格的形成,也影响孩子沟通交际能力。 他主张—— 齐大辉教授说,“根据我们的调查评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作用比老师大2.5倍。可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谁教过我们怎么做男孩、女孩?怎么做男人、女人?,怎么做丈夫、妻子?怎么做爸爸、妈妈?怎么做爷爷、奶奶?都没有。大部分人家庭是需要规则的,家规是需要约定的! 是自然型父母,那么我们通过家长教育,掌握一些原理、方法、工具,我们做的正确,就可以成为教练型家长。” 他研发的家庭教育工具《家庭公约》,帮助许多家庭解决实际问题。曾经在北京朝阳区望京试验点,许多低年级家长反映,孩子写作业特别慢。齐大辉教授认为这种普遍现象问题本质不一定在孩子身上。他就观察了一个案例,有个叫安琪的小女孩成绩一直很优秀,学校布置的作业很快能完成。妈妈看她尚有空闲,就不断给她安排更多的额外功课。不久,妈妈便发现,安琪写作业的速度越来越慢,总要磨蹭到晚上睡觉才能写完,母女常闹矛盾。齐大辉教授分析,安琪写作业慢的问题是假象,根源在妈妈身上。在他的指导下,安琪和父母实行了“家庭公约”:只要做好了学校作业,其余时间均可由安琪自行安排。一周以后,安琪的作业只用一个多小时就能顺利完成;半个月后,安琪在学校就将全部作业做完! 家庭公约不仅帮助孩子也帮助大人。在“重庆丹佛龙父母学堂”与家长们开沙龙的时候,齐大辉教授做过一个“一分换一根,五分换一菜”的家庭公约:孩子成绩提高一分,爸爸就少抽一根烟;家里的菜肴经常没有变化,孩子的做法就是提高五分换妈妈的一个新菜。这样一个月下来,爸爸的烟戒了,妈妈的厨艺精进,孩子的成绩也提高了。
他发现——
孩子不听话,是因为家长不会讲话! 在齐大辉教授眼中,教育并不复杂,关键找对方法和表达方式。而让他痛心的是,家长在教育方面存在着巨大误区,老是埋怨孩子不听话,其实是家长不会讲话。 曾经有一阵流行赏识教育,告诉孩子你真棒。于是父母一窝蜂地对孩子竖大拇指。“什么叫表扬?什么叫鼓励?表扬是讲结果,鼓励是讲过程。比如小孩做一件事很好,咱们经常就说你真棒,什么叫真棒?在哪儿真棒?是在重庆真棒?在中国真棒?小孩没有坐标,他一听真棒沾沾自喜,完了就耽误了战机。你说你很努力,你做到了,这就是中性词。”齐大辉教授最无法忍受父母要不就给孩子打下十八层地狱,要不就给他提到上天摘云,“你就不能让他像个人在这地球上好好站着?” 齐大辉教授还主张像犹太人那样给孩子教育。在研究中发现,中国父母在孩子上一年级、二年级的时候,放学回家最爱问的第一句话是——“你今天有没有听话?有没有做完作业?”这些都是负面的问法,“犹太人就不会这么问。犹太人教育孩子第一个方法,要正向的引导。你今天高兴吗?你要问他这句话,从最小处给孩子正向引导。” 他分享—— 齐大辉教授教育妙招先睹为快 ●家庭“新闻发言人”制度 每个家庭都要选一个“新闻发言人”,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家长必须保持意见一致,不能让孩子因为家长的意见不同而钻了空子。 ●复述日记法 让孩子写日记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年龄很小的孩子,他们还不会写字,家长可以使用让孩子复述,自己来代写的方式。每次记完以后,让孩子签上自己的名字,让孩子觉得写日记是一件很光荣、很正式的事情。这样家长既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也是一个教育孩子的好时机。 他支招—— 本期家庭作业 多说:“我想怎么怎么样可以吗?” 本周,希望父母和孩子说话时,多说“我想怎么怎么样可以吗?”。学会这个造句,你身边的矛盾就少很多。为什么呢?你、我、他是有不同功能的。 讲“你”的时候实际上是进攻的语言,就和刀枪剑一样,“你应该不迟到。”孩子就有抗拒心理。 讲“他”,你看我们老百姓经常扯闲事,有时候为什么越扯越高兴呢?因为大家都在说他,无关紧要。 而讲“我”,大家就会比较关心你,对方也会比较在意,“我想你今天早点把作业做完,可以吗?”孩子就会比较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