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 | 浏览: 72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妈币
5678  
宝宝生日
2006-08-03 
积分
25788 
楼主
发表于 2008-8-15 15:0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河南少林寺塔沟武校两千多学生承担奥运开幕式《自然》、《梦想》章节演出———
  奥运开幕式结束后,奥组委凌晨召开新闻发布会,有记者问:《自然》章节2008名武者的动作融为一体,平时是怎么训练的?副导演陈维亚的答案非常简单:通过长期的刻苦训练,最终达到整齐划一。
  ■“生病也要坚持”
  离开场只有不到3个小时了,身穿白色武术服的王振却坐在鸟巢地下候场室里打着吊针,他不想在最后一刻因病退出,如果放弃,那前面的努力就白费了———为了2008年8月8日晚上的“4分30秒”表演,为了向全世界展现中华武魂,也为自己有一段“值得一提”的经历,他和另外2007个伙伴,已经准备了一年多。
  这2008名表演者在开幕式上参演的节目是《自然》,他们全部来自河南少林寺塔沟武术学校,年龄普遍在16岁到20岁之间,籍贯遍布全国各地。
  8点整,鸟巢里缶声震天,开幕式表演开始了,王振已经拔掉了吊针。第六个章节《星光》刚结束,他和伙伴们已经集结在四个入口准备进场。表演一切按计划进行,退场时,2008名武者边跑边向观众挥手告别。学生们等待离开鸟巢的时候疯狂拍照,他们已经在鸟巢排练过十几次,可是因为纪律所限,大多数人是第一次与鸟巢合影。
  ■“魔鬼”训练
  在排练的日子里,学生们每天的生活从凌晨4点半开始,迅速集合后开始近两个小时的晨练;7点整吃早餐,休息一小时后,9点到11点半进行上午的排练;因为中午天气炎热,午休时间很长,下午的排练从3点持续到5点半。
  这只是固定的排练时间,有时修改或者新加一个动作,晚上还要加班加点。比如,6月初奥运会开闭幕式副总导演陈维亚来到基地,他建议太极拳节目需要加入一个极富欣赏性的高难度动作———旋风脚。为了这个动作,学生们经常要加练到晚上9点多。
  8月7日下午3点,开幕式前最后一次排练。“4分30秒”的表演只排练了两次,所有表演者身上的白色武术服就变成透明的了,像淋过一场大雨。他们排练时穿着的武术服,每天要洗两次,“不这样不行,要不上面都是汗,根本没法穿。”一名同学边洗边说。排练场大院本来是武警某部的新兵训练营,里面基本没什么娱乐设施。打篮球、下象棋、看电视,已经算是最奢侈的娱乐了。
  ■那些无法弥补的遗憾
  在开幕式文艺表演的最后,几名太空人在空中漫步,晶莹的地球从地下缓缓升起,球体上有58名表演者在奔跑。他们身上吊着威亚(钢丝)以不同的角度在球面上翻转———为了这些高难动作,开幕式的威亚表演团队,几乎是最早开始进京排练的表演者。
  2007年8月15日,塔沟武校的张文华和一百多名同学来到通州台湖镇封闭排练。每天身上绑着钢丝在空中吊来吊去,很多人旧伤还没好,新伤就又出来了。过完春节,在一次常规训练中,张文华的左脚突然骨折。带队的滕教练希望他回学校好好养伤,可他却坚持留下来。8月8日晚,张文华成功地完成了表演。
  也有参加武术表演的学生因伤不得不提前退出。走前他们在教练面前大哭,这让总教练刘海科很难受。更让他感到心酸的是人数庞大的替补队员们。2008人的表演,到北京排练的有2380人,每次排练,替补的学生站在正式表演阵容旁做着同样的动作,一样经历日晒雨淋,正式表演却没有他们。他私下说:“我觉得这些替补的学生真是委屈,我为他们感动。”
RAN

学 士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币
12776  
宝宝生日
2006-12-01 
积分
13407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妈币
11235  
宝宝生日
2008-03-06 
积分
8543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奥运会:开幕式演员幕后的故事 "努力那么久只为这一天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