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4 | 浏览: 171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妈币
2938  
宝宝生日
 
积分
1264 
楼主
发表于 2016-1-20 11:36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教育无小事,每位优秀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与他并肩前行的父母

对孩子的要求都要尽量提前沟通,不要让孩子感到这些要求都强加于他
适度是很难把握的,孩子不能不管,也不能全管,所以要对孩子的关注度要高,因为他们需要关注,对他们的事情也要一说就明,让他感觉到是真的关心他,这样他就会什么都愿意跟你说,跟你讲,但也不能干预他的生活,孩子也需要一些空间与信任,这就是我们需要握手的适度,不要过于强求
教育孩子的原则是要让孩子志存高远,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这个基础上给他充分的自由。只要孩子的方向是正确的,就让他自由前行

做合格的启蒙之师
孩子的天性,需要父母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处去关注。只有发现了孩子天性中最根本的东西,父母才能势利导,朝有利于孩子发展的方向去培养
孩子的天性中都有非常好的东西,只要父母善于引导,这些天性都能转化成他们生命中的正能量。家庭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所、也是极为重要的学校,因为这个学校在孩子的性格底色中所铺就的一切,将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所有的父母都只会孩子“独善其身”,而不不“兼济天下”的情怀赋予孩子,那将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这样他不但有被尊重的自信,还会有给自己做主的成就感,也会有要为自己选择负责的责任心,而不是只履行父母强加给他的意志。

关于语言
不说儿语——奠定孩子未来社会交往的基础。凡是语言发育比较好的孩子,肯定是从小生长在一个语言素质较高的交流环境,孩子的语言发育不是在自说自话中完成的,而是和身边的人不断交流的结果。如果每天和孩子交流的人说话规范,词汇丰富、表达力强,孩子的语言发育会在自然而然中表现出色。所以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语言环境。

关于兴趣班
父母的责任是从小发现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兴趣,而不是强迫孩子做一些他们根本不感兴趣的事,而发现和培养的前提,是事无巨细地认真观察,观察孩子在生点滴细节中流露出来的个性特点,观察孩子对周围人和事的偏好,观察孩子在某个方面有无特别的天分……这样即便给孩子报个特长班,他都明显有兴趣,父母可以以根据孩子的个性进行对症下药的引导和培养。把早教变成游戏,一切忌急功近利


关于阅读
阅读是孩子认识这个世界非常重要,非常有效的途径,书会给孩子找开一扇宽大豁亮的门,让他接触、认识、了解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世界。人生中相当大一部分知识来源于读书,不喜欢阅读的孩子,他丧失的不仅是一种学习能力,也失去了书中体验到丰富情感的多种多样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机会。广泛的阅读是对孩子最好的人文教育。

放手是一种智慧——让孩子选择适合他的路,给孩子一个启发多元选择的空间,让他明白不能别人选什么你也选什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路,才能走相对优秀快乐。快乐比什么都重要。


做一个亦师亦友的父母
亦师亦友的素质教育——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让孩子有自己奋斗的能力


Rank: 6Rank: 6

妈币
1001  
宝宝生日
 
积分
251 
最好的教育是陪伴。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妈币
3513  
宝宝生日
 
积分
1593 
加油。成长

Rank: 12Rank: 12Rank: 12

妈币
991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716 
是呀,有时间要多陪陪宝宝
漪漪

硕 士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妈币
2638  
宝宝生日
2010-10-14 
积分
16170 

败家女王 育才女神 妈网土豪金 教育达人 勤劳的小蜜蜂 带球好手 金苹果 魅力大使 特殊贡献 玩乐潮人 育儿好手

谢谢亲分享,父母乃孩子第一任老师,陪伴孩子成长,言传身教胜过千万个培训学校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