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演练“分离” 当要离开时,可适当减少和宝宝的接触,不要过度亲昵,令其自己与家人游戏,使心态完全放松。此时,可借机做些别的事情,不和宝宝同处一室更好,提前演练“分离”。但要注意,走前要和宝宝打招呼,慢慢培养其“预知”能力。 肢体语言告知 “见面时的拥抱,分开时的吻别”,你可以刻意运用一些肢体语言告知孩子——亲亲小脸表示即将离开。孩子习惯后,心里便知道爸爸、妈妈要走了,所以在打“预防针”的前提下,宝宝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症”。 说“再见”很重要 千万别忽略了分别前的一声“再见”,对于宝宝而言这简单词语代表的是“信任”。所以,即使孩子很小,听不懂语义,但是也要说,然后离开。一旦与宝宝培养出“信任”,你完全可以放心地离开,“分离焦虑”也不会出现。
说明再见面的时间
可以简单和宝宝沟通“再见面”的时间及原因,便于让其有个心理期待。但要谨记,一定要在约定的时间出现,让宝宝知道你没有失约。
培养兴趣娱乐心情 从小培养宝宝的兴趣,在点滴生活中发现宝宝喜爱的玩具,愿意做的小游戏。即便爸爸、妈妈走了,也能找到寄托。像一些喜欢动画片的宝宝,就应该马上播放;这样不仅可以让宝宝心情愉悦,更容易找到心理寄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