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各大媒体都刊登了[中国式买房揭幕:家庭背景决定购买力高低]这条新闻:由于高房价及传统观念,中国式购房多为大家庭集体行动,购房首付预算常常要举父母、子女等全家成员之力。因此判断中国购房者的购买力不能简单用购房者的工作年龄、收入水平来衡量。或者说,家庭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购买力。
话说,这个揭幕完全就是废话!这那算揭密啊,这在中国是常识了,我们来举个例子,传说在重庆生活,每月工资5000以上才有安全感,按5000的月工资来算,除去生活费2500(对半开,包括房租,吃喝,买衣服,娱乐等一切娱乐开销).省吃简用不旅游可以存一年下来可以存3w元.而现在据我所知重庆适合结婚的小婚房首付款都基本在20w左右,这就意味着毕业7年之后才能存够首付款.到那时,大多数人已经30而立(现在剩男剩女如此多,原因大概就在此).
而在现实中,月工资在5000以下的人貌似还很多,刚毕业没几年就买房的人也挺多.那么已经买房的悲催85后,你们买房是不是或多或少都有靠父母家庭的支援嘛???记得几天前看到一个调查说一半的80后已经买房了?90后的也有开始买房了?是这样的吗???
小贴士:
所谓“中国式购房”,目前有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也可以叫做模式:年轻人结婚买房,双方父母承担首付费用,未来由小夫妻自己按揭还贷款。
特点:
1 “即使小一点、远一点,也要有自己的房子”
2 有房才结婚
3 购房郊区化
大家有木有中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