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金宝贝杨家坪中心的爸爸(现在已毕业)
父亲:严光辉 女儿:严伊凡 7岁
关键词:陪伴
从合川到江北,上课从头陪到尾
严光辉的女儿严伊凡今年7岁了,七年来他一直以“陪爸”角色闻名遐迩。
伊凡1岁后就被送到合川与外婆同住,为了不耽误女儿的早教,严光辉每个星期五晚上都坚持准时将女儿接到主城。“伊凡是在1岁后就开始早教学习,但由于工作,我出差频率非常高,时常星期五下午才回重庆,晚上又要把女儿从合川接到江北,这样才不会错过星期六的课。”严光辉说,一个星期一节课,每次都是他和女儿一起参加,坚持了整整5年。
上课陪到下课 让孩子明白什么是责任
伊凡从4岁开始读兴趣班,严光辉都会在教室外从上课一直陪到下课,常常一站就是两个小时。“课间时我还会给女儿送上一些水果,让她知道我在看着她。”纵然连妻子都不理解自己的这种行为,严光辉却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明白分工合作的含义。
“我告诉她,学习是她的工作,爸爸在教室外等是爸爸的职责,孩子被树立了这个责任心后,就会更认真的学习。”严光辉说,他并不认为这样会惯坏孩子,因为他在扮演慈父的同时也是一位严父。
女儿小学前已学11个科目
不求她都能听懂
在严光辉的育儿蓝图中,女儿每经历一个阶段应该学什么都有清晰的计划。他说,女儿在上小学前就已经学习过11项科目,包括英语、珠心算、趣味数学、识字、看图、拼音、跳舞、葫芦丝、绘画等。“但我并非拔苗助长,在送她去学习时,我不要求她能听懂,而是让她置身于一个环境中。”严光辉认为,当女儿置身于一个全英文的环境中时,即便她听不懂,也能渐渐熟悉环境。
对于伊凡是否会因为学习太多科目而承受过大压力的问题,严光辉说,这所有的项目都是女儿自己选择的。“她自己会告诉我,‘爸爸,我想学英语’或者‘爸爸,我想学跳舞。’我就送她去。但是一旦她做出选择,即便面临再大的困难,我也不允许她放弃。”
为了培养女儿的恒心,夏天下着暴雨,冬天再冷他也会把女儿从被窝里拉起来,坚持送她去上课。“为此,我妻子跟我吵了不少架,她认为只是一堂课而已,但我却认为这是对孩子将某件事坚持做到底的性格培养。”
“对女儿的陪伴,让她学会关爱”
最近,伊凡刚考完小学一年级的期末考试,在家长座谈会的当天,她的同桌可欣没考好在过道上被妈妈责怪而哭了起来,伊凡走过去拿出餐巾纸为可欣擦干眼泪。“上学遇到下雨,她还会将自己的雨伞借给同学用,还告诉他们不要把书打湿了。”严光辉说。
在严光辉的记忆中,伊凡的关心还会表现在他与妻子吵架后。冷战的两人会在饭桌上听女儿当面表扬对方。孩子会说,“爸爸,妈妈今天做的饭好好吃”、“妈妈,爸爸今天接我回家后就把清洁做了”。
严光辉认为,正是他对女儿的时时陪伴,让她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就学会关爱别人。
严光辉说,作为一名父亲,在希望孩子变成什么样的时候,自己就必须以身作则的如此对待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