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8 | 浏览: 5813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妈币
26814  
宝宝生日
 
积分
8999 
楼主
发表于 2013-4-3 11:3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禽流感最近在我们身边传播,一定有很多妈妈非常关注这个流感问题。截止到目前已经有7例患者,不过这7例中有3例是有禽类、类(主要是猪)的接触史,虽然咱们重庆现在还木有,但是但是,非典的事情大家都难忘啊,莫非2013又有大事发生?
     准妈妈不要怕,孔雀来给大家送防治手册了,哇嘎嘎!

     
首先我们要对禽流感来一个小小的知识普及,让大家正确了解禽流感
     
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容易在鸟类(尤其是鸡)之间引起流行,过去在民间称作鸡瘟。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

     什么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和H7亚毒株(以H5N1和H7N7为代表)引起的疾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在禽类中传播快、危害大、病死率高,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是不断进化的,其寄生的动物(又叫宿主)范围会不断扩大,可感染虎、家猫等哺乳动物,正常家鸭携带并排出病毒的比例增加,尤其是在猪体内更常被检出。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妈币
26814  
宝宝生日
 
积分
8999 
      人是怎样感染上禽流感的?
      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传染给人,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
泌物也是传播途径。如果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有哪些表现?
     人类患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后,起病很急,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大多在39℃以上,持续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除了上述表现之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重症患者还可出现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现,甚至可导致死亡。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妈币
26814  
宝宝生日
 
积分
8999 
       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关键是什么?

      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关键要做到“四早”,指对疾病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早发现:当自己或周围人出现发烧、咳嗽、呼吸急促、全身疼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去医院就医。

      早报告:发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或类似病例,及时报告当地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早隔离: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和疑似病例要及时隔离,对密切接触者要按照情况进行隔离或医学观察,以防止疫情扩散。

      早治疗:确诊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应积极开展救治,特别是对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要及早治疗,经过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及使用支持疗法和对症疗法,绝大部分病人可以康复出院。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妈币
26814  
宝宝生日
 
积分
8999 
      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1、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该病非常重要。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2、保持室内清洁,使用可清洗的地垫,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保持地面、天花板、家具及墙壁清洁,确保排水道通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应每天开窗换气两次,每次至少10分钟,或使用抽气扇保持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3、注意饮食卫生,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厨房卫生,不生食禽肉和内脏,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

      4、发现疫情时,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公众特别是儿童应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禽。

      5、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处理。禽流感病毒不耐热,100℃下1分钟即可灭活。对干燥、紫外线照射、汞、氯等常用消毒药都很敏感。

      6、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并切记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外游或与禽类接触史。

      7、一旦患病,应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多休息、多饮水,注意个人卫生。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妈币
26814  
宝宝生日
 
积分
8999 
本帖最后由 孔雀公主 于 2013-4-3 11:56 编辑

孕妈妈怎么预防禽流感?
1、作为准妈妈抵抗力会有点点偏弱,再加上现在是春季容易感冒,所以准妈妈一定要先做好感冒预防工作
2、不要接触到动物的粪便,少接触家禽和一些动物
3、咱们准妈妈每天都是要吃一些肉类食物,孔雀觉得再选购猪肉和鸡肉时一定要到正规的地方选购,肉类食物要加工,高温消毒才能使用
4、一旦有感冒发烧的症状及时去医院检查
5、准妈妈再去医院做产检的时候,孔雀建议可以戴个口罩,医院人流量比较大,产检回家一定要先洗手

姐妹们,只要做好预防工作,禽流感会离咱们远远的


Rank: 3Rank: 3

妈币
736  
宝宝生日
 
积分
78 
学习到了,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币
12127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7440 

潮宝弟弟

只要注意卫生,这段时间减少在外面吃的次数,不怕,不怕
TING

博 士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妈币
15006  
宝宝生日
 
积分
18673 

教育达人 摄影达人 情系雅安

好吓人,千万不要染上了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妈币
26814  
宝宝生日
 
积分
8999 
安婷妈妈 发表于 2013-4-3 13:04
好吓人,千万不要染上了

莫怕,注意个人卫生,感冒预防到

点评

安婷妈妈  哎,我看得了的都是死路一条,恐怖........  发表于 2013-4-3 14:33
TING

博 士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妈币
15006  
宝宝生日
 
积分
18673 

教育达人 摄影达人 情系雅安

莫怕,注意个人卫生,感冒预防到
哎,我看得了的都是死路一条,恐怖........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币
7458  
宝宝生日
2009-11-10 
积分
10040 
学习了

Rank: 1

妈币
12  
宝宝生日
 
积分
感谢分享,

Rank: 1

妈币
0  
宝宝生日
 
积分
值得学习

Rank: 1

妈币
32  
宝宝生日
 
积分
16 
学习了!!
李居尧

大 专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币
2944  
宝宝生日
2010-09-05 
积分
5632 
还是尽量在家吃饭
yang

高 一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妈币
4998  
宝宝生日
 
积分
1817 

情系雅安 模范夫妻

学习了,啷个每年都有个新病毒,黑人哦!
程熙媛

初 三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妈币
12011  
宝宝生日
2012-12-06 
积分
1425 

妈网手机达人 摄影达人

喔,知道了哟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禽流感又来了,准妈妈不要怕,孔雀来教你怎么预防禽流感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