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6 | 浏览: 984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币
6570  
宝宝生日
2010-04-03 
积分
5980 
楼主
发表于 2011-8-8 15:47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妞妞411 于 2011-8-8 16:07 编辑

看了这条消息,我真的好难过。
不是说钱可以买到一切,但是可以给宝宝更多的机会,尤其是教育的机会。宝宝上学要花钱,上好的幼儿园更好花大钱,找好老师要花钱,素质教育要花钱,兴趣班要花钱,就连妈妈要提高自己,教育宝宝买书学习也要花钱啊,怎一个钱字了得。







转帖
作者:linyang222


做了15年老师我想告诉大家: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

标题不是耸人听闻,这今年尤为明显,有数据说话,不论是从公立学校还得社会培训机构民办学校,成绩好的孩子越来越偏向富裕家庭,这是事实。
拿楼主所在的某城市来说,(也是个经济特区,但非深圳),这两年,学校里的中考状元,或者高考状元,基本家里都是条件很好的,上个月中考结束,我们学校有5个孩子上了重点线,都是位列状元或者尖子生行列,平均分都是每门115分左右,这个月这几个家长们都商议暑假送孩子去参加一个澳洲的夏令营,当时很惊讶,这些家长都这么有钱吗?事实证明我多虑,这些家长都是开跑车的主,还有住别墅的,家庭条件都非常之好,这样的家庭还出这样的孩子,真是锦上添花啊……
  
  反观过去这今年,学校里的尖子生,大多数也是家庭经济条件极好的,班上做班长的,或做学习委员的,也是家庭教养的很好,其实他们的成绩好,除了家教外,还有就是父母都舍得花钱,送各种培训班,甚至私人家教等等,成绩能不好!
  
  再反观我们那个时候读书,成绩好和家庭条件几乎是反比,班上同学读书好的,都是家里贫穷的厉害的,因为这个原因还一直是被学校老师做榜样宣传的,可是不出20年,世道已经变了,这几年来,尤为明显,要说学生的智力,差别真不是太多,但是,成绩都是钱堆出来的,再可预见的未来,这种教育的差别越来越大,穷人的孩子要想成绩好,光能吃苦是远远不够的,从见识上来说,起跑线而言,已经低了一个级别……
  
  这个时代甚至还远远不如我们童年那个时候更公平……
  
  这点为穷人孩子的担忧,希望只是例外吧,或许在内地,还是公平的,不如穷人的孩子真是有被边缘化的可能。



回复
引用

Rank: 6Rank: 6

妈币
529  
宝宝生日
 
积分
258 
难道穷人就不能出才子才女吗?我反倒觉得那些有钱的,天生有一种优越感,人在失去一种危机意识的时候,就是他不求上进的开始,有钱又能怎么样,有钱就能买到IQ吗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妈币
10098  
宝宝生日
2008-11-29 
积分
22186 
当初孟母为了孩子都要三迁,现在想三迁没有点经济基础得行吗?

所以这句话还是有点道理的
问问

大 本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妈币
6153  
宝宝生日
 
积分
8105 
这确实也是社会现实,毕竟起跑线上就输了。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妈币
8573  
宝宝生日
2008-09-27 
积分
22393 
寒门肯定难出贵公子,但寒门可以出才子赛
我觉得妈妈们没有必要为看了某一篇文章而揪心。那我还看过一个数据,说成功成才的状元相当少。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币
6570  
宝宝生日
2010-04-03 
积分
5980 
回复 正灵妈 的帖子

我是感叹现在太不公平,财富和机会、资源不停的向富人倾斜。
桃桃

高 二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9135  
宝宝生日
2012-07-26 
积分
1841 

败家女王

我还是觉得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比成绩本身重要。不可否认,穷人家的孩子不像以前那么爱读书了,因为现在很多读书出来还不如早早打工的孩子混得好。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寒门难出贵子》看到这条消息,我心里好难过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