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0-3-5
- 帖子
- 1158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2612
- 精华
- 0
- UID
- 3911446
   
- 妈币
- 3034
- 宝宝生日
- 0000-00-00
- 积分
- 2612
|
小算盘:卖鞋挣钱回家
负气离家,老人仍不忘带上自己打好的17双草鞋,老人悄悄告诉记者,这是她的秘密,每次来主城她都会背点自己打好的草鞋来卖,这样可以挣点回家的路费。
老人介绍,她有两儿两女,其中三人在北方打工,大儿子20年前来主城打工,并在主城安了家。她说,她不想在大儿子家常住,怕给儿子添麻烦。
于是,每当想起大儿子和孙女,或者在老家受了邻居的气,她就会背上一些时令蔬菜、水果或者干胡豆、豌豆等,当然还有她打的草鞋,独自坐车到菜园坝,然后慢慢步行到鹅岭——大儿子的家。
“为何不让儿子去接你?”老人解释说,她以前常来,能找着回家的路。随后,老人笑着称,如果叫儿子去车站接她,岂不是要事前通知他,“哪有妈妈走儿子家还得事前打报告的?”“以前用大背篓,现在只能换成小的了”,老人有点伤感地说,“没办法,人老了”。
老手艺:祖传打草鞋法
老人还说,打草鞋的手艺是祖传的,年轻时便会。近几年,由于岁数大了,她一天最多只能打一双草鞋。路过的市民纷纷赞叹老人打草鞋的手艺不错,市民李大爷掏了15元买了一双,称夏天穿草鞋凉快,还不会长湿疹。
为何一双草鞋喊价20元,老人称,现在的人太精明,若喊价低了,有些人还是要再压价,最后卖价就太低了。5年前,在磁器口,老人喊价10元一双,最后一个商铺的老板以8元一双的价格买了她全部草鞋,一共有20多双。“可转眼间,店家转手喊价30元一双”,老人说,这让她觉得有点不是滋味,“我辛苦打的草鞋,挣的钱比他少得多,唉……”
自那以后,老人不再“批发”卖草鞋了。“来了主城,麻将不会打,舞也不会跳,视力、听力下降,电视看不了”,老人说出门卖草鞋,就当练练脚力,解解闷儿,顺便挣点钱当回家的盘缠,“儿子也可以少给我零花钱”。
老人说,她在鹅岭附近叫卖了四天,一共卖出去4双草鞋,“剩下13双,我得赶紧卖完,不然来不及回老家收干胡豆了,我想送点给儿子吃”。
真动机:为孙女挣零花钱
记者采访了解到,其实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刘兴芝老婆婆就开始卖草鞋了。她的大儿子卢先生说,当时他的女儿在老家读幼儿园,刘兴芝因为宠爱孙女,要给孙女买爱吃的零食、玩具,刘兴芝便重拾老手艺,又开始打起了草鞋,然后拿去镇上卖。“有时候生意不好,母亲凑够一两百双,直接背到主城来,批发给石桥铺的一个商铺”,卢先生回忆说。
随着年岁的增长,老人的精力也减弱,打草鞋的数量也减少了。近5年,刘兴芝每次来主城看大儿子,一般只带20双左右的草鞋。如果一次不能卖完,下次来时接着卖。卢先生介绍,他曾劝母亲不要再卖草鞋了,“但母亲在家总是闲不住,看着她天天对着电视打瞌睡,我也挺心疼的”,最后,母子之间达成了口头协议:允许老人在鹅岭附近一带“活动”。
卢先生说,挣路费一事,母亲从未跟他说过,每次母亲回家,他都想拿钱,但母亲总是以“身上有钱”拒绝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