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7-11-28
- 帖子
- 5720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9964
- 精华
- 7
- UID
- 564855
     
- 妈币
- 11736
- 宝宝生日
- 2007-07-20
- 积分
- 9964
|
《纽约时报》的报道全然无视这是一起长期的、故意的欺诈牟利违法行为。它轻描淡写地称这次事件为“labelingdispute”(标签争议),称冒牌绿色猪肉为“mislabelingpork”(贴错标签的猪肉),并用讽刺的口吻写道,猪肉虽不“绿色”,但至少没毒,而中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中国政府却总抓着“小事”不放。 美国《华尔街日报》则在其系列报道中,充斥着这样的主观色彩表述“威权主义的中国”,“变化无常的监管者”,“中国欺负沃尔玛”,“沃尔玛在棍棒下卑躬屈膝”,“沃尔玛在中国面临法律及政治障碍和风险”等。其报道称,在中国政府领导人希望抚平民众对食品安全的愤怒之际,外国公司可轻而易举地成为众矢之的,处罚沃尔玛是“杀鸡给猴看”。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还以沃尔玛受罚事件为新由头,东拉西扯,扩大指责中国的政府采购规定、自主创新政策,以及窃取知识产权、非法提供补贴等它所认为的中国恶化投资环境、歧视外资企业的行为。并威胁道:“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了涉及人民币汇率操纵的法案。这项法案如果在众议院获得通过,将可能引发中美贸易战。这至少来说是一种挑衅。不过,对于那些厌倦了观看在中国很多城市像重庆这样‘欺负’外国公司的人,或许这已经不重要了。”
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也遥相呼应:“对于该公司(沃尔玛)和其他许多在华外商投资企业来说,监管环境几乎从未像现在这样恶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