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7 | 浏览: 624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3Rank: 3

妈币
214  
宝宝生日
null 
积分
92 
楼主
发表于 2011-9-22 09:1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楼市调控威力正在显现,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份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中40多个城市房价停涨。但硬币的另一面是,一些改善型需求的住房者正被从紧的信贷政策挡在门外,没有太多的钱交六成首付,于是他们在开发商的“配合”下,寻找政策操作的漏洞——有的办真离婚证“假离婚”;有的借亲戚朋友的身份证;有的开发商垫付部分首付……
楼市调控,本是区别对待投资者和实际购房居住者,而若难以挡住钻空子者,调控的难度无疑会增加。

Rank: 3Rank: 3

妈币
214  
宝宝生日
null 
积分
92 
多种办法打“擦边球”
记者了解到,除了借身份证外,有的置业顾问还会让购房者“假离婚”。如果原有房屋写的丈夫的名字,贷款名也是丈夫的名字,离婚后,可以妻子的名义去贷款,由于无房,也无贷款记录,也能算首套房。
三升房产有关负责人说,现实中也有因为买房“假离婚”,结果另一方拿着房屋和钱财不认账,从而变成真离婚。导致一方房、财两空。
除了这些办法外,开发商也在主动出击想办法。一个稳妥有效的办法就是和公积金中心合作。今年来,不少楼盘都在广告上标明支持公积金贷款。


Rank: 3Rank: 3

妈币
214  
宝宝生日
null 
积分
92 
“在去年,不少开发商还认为公积金贷款耽误时间,爱理不理。”亿房研究中心主任郑军华说,从去年上半年调控开始,房屋贷款逐步趋紧,留给购房者的“空子”越来越少。自去年开始,第一轮调控时,在实际操作中,只要你名下没有房屋,买房就算首套房。但操作的时候,由于不少省市的各个区县住房信息系统没有联网,有购房者就钻了这个空子,在同省市的不同区县买房,都认作首套房。发现这个问题后,再次调控时,政策要求银行审批房贷的时候,“认房又认贷”。
除了公积金贷款,个别开发商也在帮购房者垫付首付。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营销总监告诉记者,比如一套实际价格100万元房屋,开发商为了“方便”购房者,标价70万元。首付六成是42万元,贷款28万元。如果按照100万元,就该支付60万元的首付,剩余的18万元,开发商和购房者可以另外签一个债务合同,比如5年还清。

Rank: 3Rank: 3

妈币
214  
宝宝生日
null 
积分
92 
真正的需求可能被错杀
“不排除有钻政策空子的投资者,但也有不少刚性需求购房者。”一品牌房企的营销总监告诉记者,今年来,他多次遇到购房者因为首付不够放弃的情形,他主要负责一个大户型的楼盘,房屋户型为建面90到150平方米之间。
从严的住房信贷政策,对楼市的调控作用不可否认。中原地产高级分析经理孙刚说,严格的信贷政策,一方面能让楼市理性回归;另一方面,可以降低银行信贷风险。

但趋紧的住房信贷政策,对一些改善型住房需求者却有错杀的嫌疑。某代理销售公司人士告诉记者,房贷门槛提高,因为担心不能及时贷款,影响整个销售流程,他们不得已要求购房者至少准备五成的购房款才敢签合同。否则房企以为可以办首套房首付三成,但银行认定为二套房首付六成,很容易造成纠纷。因此销售业绩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面对高额的首付,不少人看房后都推迟购房计划,市场成交量因此下降。

Rank: 3Rank: 3

妈币
214  
宝宝生日
null 
积分
92 
这给改善型住房者带来新的思考,是等政策结束再买房子还是打“擦边球”甚至违规操作?“如果等,改善型住房者面临两个困扰。”容磁地产机构总经理王雪松说,一方面是自己日益迫切的需求,改善型的需求多是因家庭人口的变化带来,比如说要结婚了,想把小户型换成中等户型,以及孩子长大或者要方便照顾老人需要更大的户型等;另一方面是一旦政策松绑,被压抑的需求会不会猛烈的反弹,导致房价上涨?令人担心的是,再来改善却又追不上房价了。

Rank: 3Rank: 3

妈币
214  
宝宝生日
null 
积分
92 
纵深
征信系统全面联网
才能让调控更精准
为什么会造成“误伤”刚性需求?这并非楼市调控本意,而是在实际执行中,因为一些技术条件的限制,令结果出现了一些偏差。专家建议,现在尽快构建全国联网的个人信用与房屋信息数据库和查询系统,并让这个系统起到真正监管、约束购房行为。
“从去年二季度至今,国家的三轮楼市调控政策,都强调用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区别对待真实住房需求者和投资者,从而推动楼市健康发展。”重庆大学公共管理系副主任曹跃群说,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受一些技术条件限制,没有办法下,银行只有按照最严格的要求来执行,才能让调控见效,这样一来,客观上带来一些非设想的结果出现。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调控有“空”有人钻空子 借身份证办首套房贷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