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读完了《懒妈妈快乐育儿经》,心中有了一个印象,现在想来聊聊这本书。
一、贴心的《懒妈妈快乐育儿经》
懒猫妈妈首先给自己起了一个和孩子很贴心的笔名——友童。友童,顾名思义,儿童的朋友。可以理解为一切孩子的朋友,是孩子的朋友,当然最知孩童心。有了这样一个友童写出来的快乐育儿经,对于想做好妈妈而又纠结于不知该怎么做且是否要事必躬亲的新妈妈而言,无疑是遇到了良师益友了。 事实上,套用一句“民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话来说,当代的新爸新妈不们患不爱子,而患不知不懂爱,不患不教子,而患不知何以教,不患不早教,而患不知早教之道。在友童的这本育儿经里,作者对这些问题都给予了比较明确的正面回答。很值得新爸新妈们借鉴。 无疑,在当今尊重人权,崇尚人性的时代,“打是亲、骂是爱”已经落伍又落伍,取而代之的是为人父母者应该花更多的精力去读懂孩子的心灵,并给予孩子能够理解的爱的行为。呵斥孩子、责罚孩子造成孩子概念上的糊涂不清,而打孩子则带来孩子学会以暴制暴的结果。 书中,让人几乎感动得想哭的是懒妈自己和女儿好好的一段亲身经历——4岁的好好似乎患上了“爱的缺失症”,懒妈决定暂缓“纠正脏话”,先帮好好找回爱的感觉,就在又一天懒妈去幼儿园接好好比较晚了的时候,好好对着妈妈吼“走开!”懒妈深吸一口气,张开双臂,“死皮赖脸”地对好好说:“我就不走开,就不走开,我特别想好好,让我抱抱我的宝贝吧!”温暖的爱心顿时融化了小叛逆好好。这件事对于新爸新妈的启示是:孩子的恶劣情绪不是无来由的,爸爸妈妈需要潜心了解情况,对症治疗,方可收到好的效果,任何简单粗暴的斥责甚至打骂都是无法解开孩子的心结的。
孩子没有礼貌的时候怎么办?孩子说脏话怎么办?孩子打人怎么办?除了正面告诉孩子这样做不对、这样做不好、这样做爸爸妈妈不喜欢之外,孩子说脏话要尽量淡化、不再重复,孩子打人把孩子抱开,多次重复的结果,孩子能够懂得这是社会的规则,重复和斥责的结果起到的作用是强化“说脏话、打人引起的重视”的印象,而打孩子则引发以暴制暴。除此之外,爸爸妈妈只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礼貌的、文明的形象,对孩子是一定会起到强有力的影响作用的。
很认同懒妈对早教目的的看法:
“首先应该是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其次是启发和保护孩子的求知欲望、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从而培养创造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动手能力等。 最后是让孩子多接触社会、多接触新鲜事物,为培养孩子正确的社会交往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 无论早教的形式和内容如何,归根结底,是要让孩子充分体会到成长的快乐,同时,也要让妈妈感受到育儿的快乐。” 什么时候应该教孩子认字?什么时候应该教孩子算术?什么时候让孩子学习钢琴,什么时候该启发和培养孩子的绘画能力?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都是越早越好的。一直以为:我们应该对大自然、对造物主有一种敬畏的心理,所以,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和处理都不能想当然地去做,否则完全有可能目的没达到,反而南辕北辙了。只有具备这种敬畏心理,才有可能把自己放在一个看点很低的位置上,去接受科学的育儿理论,才不会将对宝宝的早教引向误区。
二、周到的《懒妈妈快乐育儿经》
友童作为一个母亲写下的这样一本育儿经,对新爸新妈们来说,还给人以非常周到的印象,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作者主要从早教观和品格教育观两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一些观点。早教方面,懒妈谈了何时认字、早教学什么;还谈了看电视的问题、上幼儿园的问题、上兴趣班的问题、亲子阅读的问题等;而品格教育观方面,懒妈的关键词则落脚在孩子的走向独立、面对恐惧、社交能力、自由和规则等方面,方方面面都想到了、提及了,真的让人感觉很细致、很周到。
让我感觉特别细致入微的是:懒妈本着诚实而又热心的态度,将【让孩子远离危险的14点忠告】转载给读者,这虽然不是懒妈的原创,但想来懒妈完全是出于好东西要大家分享的心态,呈现给读者,让我觉得获益不浅。对于众多的独生子女家庭来说,孩子的安全是多么重要啊,一丝一毫的闪失对于千家万户来说都是输不起的,所以这14点忠告显得那样宝贵,在此衷心感谢懒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