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0-10-8
- 帖子
- 1262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1376
- 精华
- 3
- UID
- 5182815
   
- 妈币
- 2936
- 宝宝生日
- 0000-00-00
- 积分
- 1376
|
法则二:久囤地
地价两千多房价十余万
在上市的两年时间内,钓鱼台7号院几乎始终笼罩在京城最贵楼盘的光环中,唯一一次星光暗淡,是2010年8月14日,位于王府井区域的霞公府以均价10.791万元/平方米开盘,取代了前者成为北京豪宅新贵。
不过,与堪称天价的房价相比,霞公府的地价却廉价得难以想象。
记者从北京市国土资源局获悉,该项目2005年已拿地,当时这一地块的规划建筑面积为26万平方米,土地成交价为58030万元,即楼面地价仅有2232元/平方米。
尽管不排除另有拆迁等费用,但这一地价与其所在的王府井板块相比,无疑极不相称。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的数据显示,2003年时,北京海淀区部分项目的楼面地价就已高达2000元/平方米,而如今,2232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至少要在北京六环以外去找了。凭借分期开发策略,经过5年多的蛰伏,该项目经历了2007、2009年两波房价上涨高峰,至2010年上市时,项目已卖至10万多元/平方米。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表示,分期开发、对项目中黄金位置地块长期撂荒,享用因土地增值带来的暴利,是整个房地产行业的潜规则,造成了土地闲置,从根本上讲影响了市场供应,是一种变相的囤地。
湘财证券地产研究员张化东表示,尽管一些项目久囤地不排除规划和拆迁难等原因,但更多的开发商囤地实际上就是为了坐享土地升值,近年来地价飙升太快,尤其是市中心地块已成稀缺资源,如果一次性建房销售,就无法享受地价溢价的利益,反之闲置土地有时候收益更大,分期开发变相捂盘、尽量延长开发进度都能起到囤地效果。
记者了解到,分期开发、围而不建的现象在地产界广泛存在。据香港上市公司碧桂园2010年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底碧桂园已取得国土证的建筑面积约为4830万平方米,其中满洲里碧桂园项目的完全竣工日期为2024年。此外,在北京东三环双井桥南,一知名地产企业旗下的一块地6年来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而地价则上涨了好几倍。
杨少锋表示,除了获得土地增值,开发商囤地还可以造成商品房供应市场的房源数量减少,进而推高房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