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1-3-24
- 帖子
- 3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8
- 精华
- 0
- UID
- 4102724

- 妈币
- 23
- 宝宝生日
-
- 积分
- 8
|
随后数年,我主要是在编辑古代建筑方面的图书,与王先生在编辑业务上的交往不算太多。不过,王先生来文物出版社买书和路过沙滩北大红楼时却总要来看我,出版了新书也总是一本不差的赠给我阅读。我有时候去看望他,他总要把刚写完的书稿给我看,偶尔还绘声绘色地为我朗读几段。我对王先生的为人和经历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他的学术成果也更加留意。渐渐地,我萌生了想向世人介绍这位大俗大雅的长辈学者的想法。本世纪初,当我策划《中国文博名家画传》丛书时,立刻想到了王世襄先生,想到了他走过的跌宕起伏的的人生道路以及由此折射出来的公元20世纪中国文博事业的发展轨迹。2001年初,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王先生。开始时,王先生有些推辞,认为自己不值得多写,所做的一切都是志趣使然,没有什么。经过我的再三恳求,先生最终欣然应允,令我十分感激。在编著的过程中,我得到了王先生的鼎力支持。他提供了相关的生平材料和书籍,多次为我回顾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人生与治学经历,亲自审阅了编著提纲,文稿写成后又对其中的史料做了订正,并在年事已高、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为此书尽可能地寻找他的生平照片,还亲自前往文物出版社摄影室指导拍他的书影。正是由于有了王先生的如此关怀和悉心指导,我才能够有信心利用数月的业余时间撰写成《王世襄画传》,并在面世后一版再版,得到海内外广大关心和热爱王先生的读者的认可。王先生审读此书后也很满意,在我保存的此书的扉页利用晚辈的笔名题写了“知我者晨舟也”的赠语,以资鼓励。2002年,他又把在海内外已经享有盛誉的《明式家具珍赏》中文简体字版的出版权再次交给文物出版社,并让我负责出版。此书目前已成为中国中高档文物图集中销量最高的图书……
回顾我与王先生的忘年之交,许多往事仍历历在目。面对近些年海内外媒体对他的众多评述,王先生曾一再对我说“我不是什么‘京城第一玩家’”。看看王先生在年近七十岁以后才逐步出版的几十部图书,人们就会明白他是一位勤奋耕耘于中华文明沃土、大俗大雅、一生“玩”出了“世纪绝学”的文化大家。追寻王先生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的众多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真可谓根深叶茂,硕果累累,令人目不暇接。下面从五个方面对其学术成果进行概述:
(一)对明式家具的收藏与研究。王先生对古代家具,尤其是历明入清的“明式家具”的研究始于上世纪40年代初。经过四十多年的倾囊以求,共搜集明式家具达七十九件,其中不乏明代宋牧仲紫檀大画案、两件成对的黄花梨透雕麒麟纹圈椅和四件一堂的紫檀牡丹纹扇面形南官帽大椅等传世重器。不仅如此,他还结合收藏、工匠制作和古代文献,先后撰写了十余篇有份量的学术论文,编著了几本颇有特色的明式家具图集,掀起了一股“明式家具热“。特别是多语种、多版本的《明式家具珍赏》和《明式家具研究》的先后问世,奠定了这门学科的研究基础,被海外学者称为明式家具研究的“圣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