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Smart Fun的第一宝贝, Teddy一直备受关注。可是在妈妈Joy的肚子里已经待了36周了,妈妈一直没有高调宣布和亮相,现在在Teddy出来跟大家见面的前一个月,我们终于拉开了“Teddy成长记”的序幕: Teddy成长记--前传(胎教语言篇) 到今天为止,Teddy作为一个有“能力”的人已经存在8个月了,只不过没有经历“生产”的途径而一直被限制在那个供给他养分的地方而已。我相信每个人的性格或者说个性都是与生俱来的,而且在娘肚子里就已经初见端倪,比如好动或者安静。Teddy属于敏感好动型,从怀孕20周的时候就明显感觉到他的调皮和不安分。但是他对音乐和语言的反应比较强烈。 由于我一直从事跟英语相关的工作并且有了Smart Fun,因此一些工作习惯难免带到了生活。从Teddy在娘肚子里4个月的时候就开始了每天的双语胎教计划,当然此计划是“培养双语宝贝”的试点,所以实施的时候比较随心所欲,也没有严格定时定量的进行。只是坚持了近5个月,现在记录一些细节: 我用英语跟宝贝说话时,通常都比较自然放松,把宝贝当成一个朋友那样闲聊家常,比如起床时愉快地跟宝贝说“Good morning,Teddy, wake up! It's a nice day today.”有时Teddy会踢两下表示回应,有时他还在睡觉也根本不会理我的。再比如吃水果的时候征求宝贝意见“Teddy, would you like apple or strawberry?” 当然,他不会告诉你他的选择,但是我经常这样跟他说话几次后,到后来他会轻轻的拱起小身体的一部分表示听到了。 因为我们的母语都是中文,所以每晚睡前故事通常由Teddy爸来讲中文的,我讲一段英语的,让宝贝既熟悉父母的声音,也熟悉两种语言的韵律。 我一直坚持学习和积累日常生活用品和玩具的英语词汇,尽量避免Chinglish(中国式英语),有些很常用的幼儿词汇、婴儿用品、身体器官或者英文童话故事里面的一些词汇是我们在中国的英语教材里面根本学不到的,所以我除了买一些原版的英文故事书来学习,还搜集了国内外的一些育儿网站,慢慢积累比较地道的早教词汇。比如:围嘴-bib;练习水杯-beaker;小马欢跑-giddy up;游乐场-fun fair;毛绒玩具-cuddly toy; 等等。 同时,我也搜集了一些经典的中英文儿歌,一边自己跟着学唱一边让肚子里的宝贝也学会作出反应。到现在坚持了几个月,每天一放熟悉的旋律,Teddy就会立即跟着“舞动”起来,而且是有节奏的那种哦,挺神奇的。我自己比较喜欢的歌曲有“Do Re Mi--the sounds of music”,“you are my sunshine”,“Jingle Bell”. 看看以后Teddy出来了会不会对这几首歌曲情有独钟哦,做个小试验。呵呵。 在进行双语胎教或者教育的时候,最好自己的发音和语调比较地道,这样不仅对宝贝的启蒙不会误导,自己也会更有自信哦。
当然,对于跨国婚姻的家庭而言,父母两人的母语本来就不同,这是非常天然的语言环境,对双语或者多语宝贝的培养就另当别论了。 以上说的大多跟语言相关的小小心得,当然在胎教和早教领域里还有更多其他需要重视的环节,比如孩子的交际能力、观察能力、运动协调能力和数学的敏感性等等。这些我都还在学习中哦,期待以后能跟大家有更多的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