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0-6-7
- 帖子
- 221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556
- 精华
- 0
- UID
- 4152989
  
- 妈币
- 571
- 宝宝生日
- 0000-00-00
- 积分
- 556
|
给你讲一个我宝贝的例子。
在宝贝能独立站起来后,我就不再去扶她了,让她自己学会站起来。这对她自立是很有帮助的。有一次,在外面玩,她跌到了,不肯自己起来,我没去扶她,她就在地上坐起哭,哭了很久,旁边的老人看见了,对我说“去抱她起来吧,不要让她哭久了”之类的话,但我没有任何行动。我就站在旁边对她说“宝贝,你必须学会自己站起来,妈妈不能来抱”。她哭得像个小泪人,在僵持了一段时间后,她自己站起来了!从这以后,她跌到后就自己站起来,也不让我扶了。这就是大人的行为给她形成的反馈!宝贝会根据大人的行为来选择反馈方式。
这看起来只是一个动作,但这背后的意义却胜过这行为本身,对宝贝的健全人格等各方面都有好处!
=================================
你说得很对,做得也很对。顶瓜瓜!我也是这样做的,并且也认真分析过。以上第1楼的宝宝一般来说,是孩子的爷爷奶奶造成的。现在改正,来得及。原因:孩子的第一次相当重要。估计是爷爷奶奶在生活中,一次,孩子想要或者想摸某个东西,爷爷奶奶本来不想满足孩子的要求处于安全等,但是天生就会哭的孩子就用哭来抗诉,结果长辈也不给孩子讲道理,因为看见孩子哭而失去原则,满足了孩子。那么,在孩子的心里就留下了这样一个思维惯性:凡是不满足我要求的,我就用哭,准能满足我。方法:你和你老公必须一致,下狠心,再让你老公去说服孩子的爷爷奶奶。孩子几次都没得逞,以后就不会这样做了。第2个问题是:你平时给孩子的标准是什么。因为孩子是糊涂的。所以,平时,不论做什么,都首先给孩子讲道理,孩子能明白的,即使现在不明白,时间一长,某一天突然醒悟,呵呵。其实讲道理也包括你们夫妻之间,譬如,谁错就给对方道歉,孩子是看在心里的。我曾经仔细观察孩子第一次吃面包,当时,8岁的侄女拿着就吃,而2岁的开开却不吃,当时,她却抬头看着姐姐,当姐姐对着面包的边咬一口后,她立即对着面包边大咬一。她露出会心的满足的笑容,当她看见我在观察她时。此时,我立刻趁热打铁,就问她刚才的那么做的原因是不是我所想的那样,同时就告诉她,我们就是这样认识新事物,提高能力的。更重要的是,我立即给她一个夸张的顶瓜瓜!夸她善于动大脑去观察。希望对你有所裨益!!愿你的宝贝天天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