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 | 浏览: 1245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4

妈币
75  
宝宝生日
2006-06-19 
积分
15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14:50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现在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压力也越来越多,很多的年轻妈妈为了生活不得不丢下襁褓中的宝贝而出去工作,而婴儿期正是需要母爱滋养的关键期,如果这一时期孩子没有建立起对父母感情的依恋,那么以后教育子女将会遇到令你后悔苦恼的很多问题,比如“生性叛逆”.....曾将有一个博士妈妈,生下孩子去了美国攻读博士学位,三年后归来,结果孩子根本就不认她,令她苦恼和后悔不已。
     研究表明:父母经常与孩子拥抱、交流,享受亲情,这样培养长大的孩子从小对父母有归属感,在孩子2-5岁,12-15岁的两个反抗期,早教时期奠定的亲子关系会使这两个反抗期平稳度过。现在不少农村,父母将孩子交给老人和电视,自己出门打工.而这些外出务工者的孩子大部分念到初一、初二,就纷纷回家.问题处在哪里呢?追根究底,他们在孩子幼小时期特别是0-4岁的婴幼儿期,没有尽到父母的职责,没有“喂”孩子充足的智慧营养,导致孩子日后在学业上琅琅跄跄一路走的好辛苦,直至最后忍无可忍的选择放弃.为何越小的孩子越愿意有父母在身边?此种生物般的依赖心里,说明孩子一方面希望从父母那里获得生命赖以生存的食物,另一方面希望获得智慧的养分.为什么绝大多数孩子喜欢妈妈,更愿意妈妈陪伴?因为妈妈更愿意和孩子说话.就智慧而言,只有哺育者“心中罗锦绣,口内吐珠矶”,孩子才能摄取充分的智慧营养. 不少父母迫不及待的将教育孩子的重任移交给早教机构,早教机构高额的费用姑且不论,而完全寄希望于早教机构忽略家庭教育,错过亲子感情培养的关键期才是最可怕的.越小的孩子越需要一对一的教育.一项研究表明,通才们都有深厚的家庭教育背景,家庭才是培养杰出人才的摇篮.“将孩子留在家中教”,正纷纷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悄然实施.德国政府提出了“妈妈也是职业”的理念,德国有1000多万妈妈在家教孩子,德国人口的高素质是由妈妈培养出来的.所以,父母实施早期教育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奠定. 早期教育的优良,在于家长的心思和所花费的时间,陪伴孩子,和他一起认知世界,是最好的早教内容,这些可能不用花费金钱,但是需要家长的时间.所以,我们倡导: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做孩子早教的“启蒙老师”.父母每天花一些时间跟孩子做游戏、听音乐,就是最佳的早教.

Rank: 4

妈币
75  
宝宝生日
2006-06-19 
积分
159 
游戏是培养亲自感情开发智力的最佳结合点
游戏是对大脑刺激的最好方式。游戏通过调动孩子手、眼、脑、足等感官,来实现对大脑的刺激,从而促进大脑的发育。捉迷藏、丢手绢等游戏,可锻炼儿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等。“折纸”、“捏橡皮泥”等游戏,可培养儿童的想象力、记忆力、创造力。而且这些由小肌肉群参与的精细运动,不仅锻炼手指的灵活性,而且对大脑发育有良好的刺激作用。在一些结构游戏(如拼图形、搭积木)中,孩子可以在游戏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想象,将单个的毫无意义的结构组块组成各种有意义的物体形象。既反映了儿童周围的世界(记忆表象的激活),也反映了儿童的理想世界(记忆表象的改造、加工)。同时儿童要考虑图形的整体构图,组块的数量,组块间的嵌合及颜色的搭配等等。儿童的数形知识、空间感得到了发展,同时图形与色彩又含有审美的成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如果:你工作忙无暇陪宝宝而摸不透宝宝脾气而苦恼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