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6 | 浏览: 1098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妈币
8239  
宝宝生日
2007-12-07 
积分
18491 
楼主
发表于 2008-10-8 09:51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1岁以内的宝宝身体很多功能尚未完善,免疫系统也是如此,对外界不良因素刺激的抵抗力较弱,因此容易感冒。尤其是冬天,冬季是宝宝最容易患感冒(即上呼吸道感染)的季节。

其实大多数感冒引起的原因都是由于宝宝的鼻和咽部吸入了病毒或细菌等所导致。寒冷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感冒”,而是室内外温度差别大,导致宝宝本来就较弱的免疫能力进一步下降,这时病毒和细菌就有可乘之机了!  

  宝宝患了感冒后,主要表现为发热,加上感冒需要经历一个疾病的自然过程(发热通常2—5天不等),所以除了配合医生的治疗外,科学合理的家庭护理,不仅能帮助宝宝尽快病愈,也有助于缩短疾病的自然过程。对于发生感冒的宝宝护理要注重以下五个要点:

1、注意休息
        宝宝年龄越小,越需休息及护理,待症状消失后再恢复活动,以免因病灶未能清除而复发。有发热的宝宝,最好卧床休息,以减少其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  

2、全理饮食
        感冒发热的宝宝很容易出现食欲减低、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表现,饮食护理非常重要,总体原则是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如果强求宝宝进食,将导致宝宝胃肠负担重,对身体和疾病恢复均有害。每次吃的食物量可少些,吃的次数可多些,多给宝宝喝一些水果汁,如新鲜橙汁等。发热消退和消化能力较好的宝宝饮食可稠一些。随着宝宝病情的好转,一般1周左右可逐渐恢复到平日饮食。

3、环境适宜
        保持宝宝的房间空气流通。对发热的宝宝,新鲜的空气有助皮肤有效出汗而降低体温。应避免直接对着宝宝吹风,而导致宝宝皮肤血管收缩,加重病情。
        为宝宝安排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室内保持安静,不大声说话,尽可能增加宝宝的睡眠时间,以减少能量的消耗。可以让宝宝躺在床上,给宝宝轻声讲故事或听音乐,帮助宝宝放松,会起到促进疾病康复的效果。

4、有效出汗
        鼓励宝宝多饮水。水可以增加机体细胞代谢,促进体内毒素排出,同时可以有效出汗,有利于降低体温。
        宝宝的衣服年口被褥不要过多过厚,应穿宽松衣裤,以利有效出汗和散热。千万不能给发热宝宝穿过多衣服和盖过厚被褥,否则容易导致高热不退,甚至诱发高热惊厥[宝宝服用退热药后,会大量出汗,衣被汗湿后应及时更换,以免受凉而加重病情。

5、物理降温
        宝宝发热应首选物理降温,尤其是小婴儿发热。在物理降温无效时,再适当小量使用退热药进行药物降温。物理降温方法有:局部散热降温、洗温水澡或温水擦浴、冷盐水灌肠等,其中以局部散热降温法最简单易行,适合家庭常用。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妈币
873  
宝宝生日
2008-06-02 
积分
1949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妈币
7388  
宝宝生日
2009-01-21 
积分
18232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币
7292  
宝宝生日
2008-06-09 
积分
6234 
谢谢,实用!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妈币
1389  
宝宝生日
2008-06-01 
积分
1502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币
1359  
宝宝生日
2008-05-13 
积分
11913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币
6832  
宝宝生日
2007-05-09 
积分
13849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冬季宝宝感冒,科学护理注意5要点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