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 | 浏览: 4463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妈币
480  
宝宝生日
2008-06-05 
积分
1004 
楼主
发表于 2008-9-12 21:04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我家12有三个月大了,最近我发现自己脱发脱得太厉害了,把我自己都黑倒了,于是就上网去查了一下,感觉还是学到不少东西,于是转下来让大家看看。
     产后脱发并非个别现象,相当一部分青年妇女在分娩之后会出现脱发,只是轻重不一。产后脱发现象主要是由于产后身体内分泌水平骤然降低所致。妇女怀孕之后,体内激素的分泌量大大增加,其作用对妊娠和胎儿的发育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除雌激素、孕激素外,还产生一定量的催产素和生乳素。它们的联合作用可有效地调节改善母体在妊娠期间发生的各种生理变化,对处于发育旺盛阶段的子宫组织起着促进作用,并促进乳腺发育等等。而妊娠期这些激素的联合作用亦会促进头发的生长,故孕期头发数量可增多,且富有光泽。然而,随着一朝分娩,体内诸多激素便会相应地大量减少,对头发的支持作用自然亦会降低,反馈性地使得头发营养供给减少,于是就发生了头发脱落的现象。若分娩时精神惧怕、情绪波动以及产后劳累等,亦会使脱发加重。产后脱发一般不会形成弥漫性脱发,脱发的部位大多在头部前1/3处。随着分娩后机体内分泌水平的逐渐恢复,脱发现象会自行停止,一般在6个月左右即可恢复。因此,产后脱发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产妇不必为此而过度担忧或惧怕。孕期及产后讲究心理调适,注重合理营养及个人卫生,可以有效地减轻脱发。故产妇应保持心情愉快,饮食起居要有规律,少吃过于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并注重产后头发的卫生保养,每周用中性洗发液洗头一次,自然晾干,半年内不要烫发。假如产后脱发严重,或6个月左右脱发现象仍未停止,则需要请医生检查治疗。 产后脱发食疗方 产后脱发是妇女在产褥期较易出现的一种症状,除了注重休息、保证睡眠外,辅以食疗,对于防治产后脱发,效果颇佳。 龙眼人参炖瘦肉:龙眼肉20克,人参6克,枸杞子15克,瘦猪肉150克。先将猪肉冼净切块,龙眼肉、枸杞子洗净,人参浸润后切薄片,全部用料共放炖盅内,加水适量,以文火隔水炖至肉熟,即可食用。每日1剂。此方大补元气、养血生发,适宜于妇女产后气血亏虚而引起脱发者食用。 枸杞黑豆炖羊肉:枸杞子20克,黑豆30克,羊肉150克,姜、盐适量。先将羊肉洗净切块,用开水氽去腥味,再将枸杞子、黑豆分别淘洗干净,与羊肉共放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小时,加入调味精即可食用。每日1剂。 以上各方均有补益肾气、养血生发之功效,适宜于妇女产后肾气不足、精血亏虚而引起脱发者食用。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妈币
1097  
宝宝生日
2008-11-21 
积分
1731 
学到起了,我昨天还在考虑这个问题,我有个朋友产后头发掉得都看得到头皮了。。。好恐怖哟~!

Rank: 4

妈币
237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109 
`
前段时间开始掉头发,可能是工作压力的问题吧,本来头发就少得可怜,一掉发就更少了~~三周前老公给买了一种防脱生发液,效果真的很不错哦,以前头顶稀疏的头发都变多了呢,呵呵~~

就是这个:http://s.click.taobao.com/t_1?i=qvFXEWd%2FDT%2FdRg%3D%3D&p=mm_10027085_0_0&n=11 超级便宜~~是中药的,没啥副作用,呵呵,前几天同事说头发变多了~~~

先把头发弄湿,倒上生发液,按摩几分钟,然后洗干净就可以了,哈哈,我会再坚持用一段时间的,希望有一头飘逸的长发哦~~~

我才用了3个多星期:

000059.jpg



.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1157  
宝宝生日
2010-07-01 
积分
2084 
广告都来了哦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哺乳期脱发怎么办?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