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3-3-22
- 帖子
- 28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39
- 精华
- 0
- UID
- 9405912

- 妈币
- 99
- 宝宝生日
- 2009-04-19
- 积分
- 39
|
本帖最后由 巴南区农村土货 于 2013-3-23 00:12 编辑
记得小时候农村老家野生的黄鳝泥鳅还比较多,经常和玩伴去田里捉,拿个矿泉水瓶出去逛一圈回来就能捉上一瓶,可是现在少得很了,连自己孩子刚开始学吃饭时说要黄鳝熬稀饭都得跑老远农村去买了,说黄鳝的营养好,尤其对小孩,当然了,还得是野生的才有高营养,家养的黄鳝和饲料养的鸡差不多,吃起来跟啃木头没有什么两样。各位有知道野生和饲养的区别吗?
作为在农村土生土长,并且从小捉黄鳝长大的我,应该可以给大家普及下知识哟!顺便说一句,我读小学的时候,有段时间家里很困难,还全靠我捉的黄鳝,泥鳅筹上学的生活费呢!
下面我开始讲了哟,全是经验哈,没多少文化,语言能力可能不是很好!将就看吧!
首先,从外观来看。先发张图片:
-
-
从上面两幅图片上,大家看出区别了吗?是的,上图为饲料养的,下图为野生的!很明显,饲料的黄鳝色彩偏泥土色,而野生的黄中带绿!
第二:从形体上比较。饲料养的个体偏大,偏肥!而野生的瘦长瘦长的,就像参加过体育锻炼样,如果你仔细看,它的肌肉你是能看得到的哟!
第三:从活跃度上。饲料养的死秋死秋的,很少活动!就算你用手主动去搅它,它也是懒洋洋的!而野生的就明显不一样了,有可能你的手还没有碰到它,它就早已经游动起来,到处乱跑了!戒备心明显强得多!
第三:从口感上。饲料养的,你吃到嘴里,可能就只是觉得是一坨肉,没有太明显的鳝的鲜味!而且较腥!如果火侯稍微过一点,那肉吃起就相当的柴了!而野生的,从汤的味道上就明显感觉得到区别了!
在这里可以举个对比的例子!有朋友在菜市场买了泥鳅回去,说是熬汤喝,完全是用的熬鱼汤的步骤,又是码味,又是去腥,结果弄出来的汤基本没鲜味,汤色不好看还带泥腥味!我家孩子从几个月起,我就经常去田里给他捉泥鳅熬汤,弄回来处理干净后,用清水洗净,锅里放一点油,再放一片姜,然后就把泥鳅扔进去炒一下,倒入水,煮开后关小火,熬15分钟左右,放盐起锅!汤雪白雪白的,而且肉一点不柴,我家小孩子小的时候基本没喝过奶粉,现在三岁了,基本没有因为生病到医院打过针或输过水!(特别说一下,我家小孩还不是完全生活在农村,因为现在老家没人了,孩子也就没在农村呆过了),虽然我这个故事讲的是泥鳅,但其实泥鳅和黄鳝本质是差不多的人!我相信,跟我一样小的时候生活在农村的人,现在一吃这些东西就能判断出,是饲料的还是野生的!
当然,其它还有一些判断的方法,比如把手伸到它们的嘴里,区别也是不一样的!(这个方法不推荐,如果不是我这种粗人,肯定很容易受伤的!)
好了,个人经验,小小分享!呵呵~~~以后有时间,我再讲讲鸡、鸭、蛋、猪肉等的区别!~不一定讲得全,但是希望对大家有一点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