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 | 浏览: 1093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小小

认证商家访问商家店铺

妈币
1753  
宝宝生日
2012-10-20 
积分
570 

重庆通

楼主
发表于 2016-4-7 10:46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小小运动馆重庆 于 2016-4-7 10:51 编辑

美国流行一句话:喜欢弹跳运动的孩子,不但发育良好,身体健康,而且智力也会得到提升。

弹跳1.jpg



  运动医学专家的解释是:运动能使大脑处于最初的启动或放松状态,人的想像力会从多种思维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变得更加敏捷,因而更富于创造力。同时,运动还能促进脑中多种神经递质的活力,使大脑思维反应更为活跃、敏捷,并通过提高心脑功能,加快血液循环,使大脑享受到更多的氧气和养分来达到提升智力的作用。与成人相比,儿童的收益更大,奥妙在于孩子的大脑正处于发育状态,运动发挥的作用能得到更大的回报。
  一、弹跳运动最佳
  从运动医学角度来看,凡是有氧运动皆有健身、健脑作用,尤以弹跳运动为佳。
    弹跳运动对骨骼、肌肉、肺及血液循环系统都是一种很好的锻炼,从而使孩子长得更高、更壮、更健康,并且还可锻炼并提升大脑对外界信号的敏锐度与记忆力。此外,这种运动对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淋巴系统也很有益。这对增强孩子对多种疾病特别是感染性疾病的抵抗力,具有重要的价值。

弹跳2.jpg



  二、生命与健康离不开振动
  弹跳运动之所以如此富有魔力,主要得益于弹跳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医学研究表明,人的生命与健康离不开振动。因为人体本身就是由一系列振动系统构成的,如胃有规律的收缩、肠的不停蠕动、心脏的不息搏动、肺的呼吸吐纳等。如果孩子常做弹跳运动,将这种“外源性”振动与“内源性”振动结合起来,健身与健脑的效益会更加突出。

弹跳3.jpg




三、跳出个聪明宝宝
  专家表示:对孩子施行弹跳训练,得根据孩子的年龄与运动能力发育情况来定。
  ·10个月左右的
  宝宝开始尝试站立,此时父母可扶孩子站立起来,并用手托住其两侧腋窝,孩子将会借力用两脚频频跳跃。
  ·1岁半后
  可在床上或光洁的地板上放一坐垫,让孩子站在坐垫上往下跳。
  ·2岁后
  孩子的运动能力明显增强,可做“兔跳游戏”,即父母在前面双脚跳动作示范,孩子模仿着向前跳;或者父母两手拉着孩子的小手,让他借力向上跳,谓之拉手跳。
  ·3岁后
  孩子完全能够独立地进行各种弹跳活动了,花样也可多起来。比如体操:不仅包含了很多弹跳动作,还有平衡性、柔韧性、耐力、动作协调、爆发力等多方面的训练。

thumb_副本.jpg



  四、多余的担心
  一些父母担心,跳多了会损伤孩子的大脑,其实这种担心有些多余。
  人在弹跳时,虽然受到很大的外力冲击,而且这种冲击力确有从下肢传向脑部的趋向,但巧妙的人体骨骼关节构造,就像在人的体内安装了一系列缓冲装置一样,这些装置完全能将这种冲击力予以化解于无形之中,以确保大脑安然无恙。
  因此,跳只会起到健身、健脑的作用。另外,一些安全防卫的准备措施当然也很必要,父母不妨站在旁边关注孩子,以避免发生意外。
小小运动馆:全球唯一一家以三维学习法为核心,体操为载体的4个月——12岁的儿童运动品牌。拥有全球认证的儿童运动保护手法。是美国儿童运动技能和综合能力发展的第一品牌
小小运动馆重庆大融城中心   
地址:江北区观音桥步行街8号大融城5楼
电话:023-67549277

小小运动馆重庆时代天街中心
地址:渝中区长江2路174号龙湖时代天街C馆3楼
电话:023-60337090

640.webp .jpg



Rank: 3Rank: 3

妈币
261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89 
get moving

Rank: 3Rank: 3

妈币
261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89 
动起来吧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弹跳运动,让宝宝IQ动起来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